转眼间我的大儿子下半年就要踏入小学的门槛了,经过疫情期间我和他的共同努力,他对拼音和算术的掌握应该可以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节奏。但是我最近在思考一件事情,越思考越焦虑,就是我这个儿子似乎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兴趣爱好呀,歌不会唱,舞不会跳,琴也不会弹,唯一爱好的就是奥特曼,在我看来没什么区别的奥特曼人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说出他们的衣服的区别,还有各有特色的武器和必杀技。他每天对奥特曼爱爱爱不完,我却在焦虑这样下去怎么办。今天我反思了我的焦虑情绪,原来我犯了中国大多数家长都会犯的错误:功利主义,凡事要求有用,忽略了孩子玩乐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感。
中国人大多数人都活得非常无趣,因为很多有趣的事情并不会带来实际的回报,这种不能带来实际回报的统统被无情地划到“无用”的范畴。就像我小的时候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想去学一学,对父母说了这个想法以后被拒绝了,原因是画画不能当饭吃,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才是正道。换成现在我们这一辈人当了父母,反而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学弹个琴,跳个舞什么的,有的家长甚至是逼迫孩子去学,而且对考级这件事情特别热衷,因为考了级才能证明学会了这些东西,并且能在孩子以后的求学和工作道路成为敲门砖。生涯规划大师古典老师说过:当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在系统里置换出有用的结果,兴趣这个老师就彻底被开除了,随之而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更无从谈起。所以我们的孩子渐渐沦为了各种兴趣爱好的考级机器,家长们的结果导向将孩子渐渐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千篇一律。最终在孩子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往往只求有用,而不再过多地去关心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这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职业生涯往往是有害的,价值观和现实世界的冲突能够很容易的摧毁一个人。
所以今天我想通了,一个天天摆弄奥特曼玩具的小孩肯定会比一个被父母逼迫着去学舞蹈的小孩活得更有趣并快乐。而且要坚信,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悄悄地在形成他独有的一套价值观和为人处事的方法。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必事事为他规划打算,更不要试图强迫他走为他规划的路,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将他越推越远。
我们的爱,不应该成为束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