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必有一栖之地,其为归宿地。归是赶路人和追梦人的回归,这条回归线或长或短,但,幸之终有宿眠的小屋,这便是有温暖的家、有爱人的房屋。 归宿是纳兰性德的相思之夏,是雨滴滑落而成的泪珠。
今日为夏且烈日炎炎炙烤着龟裂的大地,自反问之,你何出此言又何为此言?言出于容若的代表作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吾解词句与往常有所不同,我以为词句话里话外是:娇弱多态的她充盈而来爱意,是她期盼爱人的回归。一幅图便在云集间勾勒而成:此时此刻,她在回忆那时,像旧时人一样小脚碎步独登楼,用朦胧遮盖双眼,目视远方江舟中的人渐为点。看,她正回忆着美好,嘴角不知觉的上扬了,不巧,忆到痛苦别离处,她不禁倚阑珊泪流。倏而,她记忆中的满面红光瞬时转为泪洗的面容。而后来的他亦不是风度翩翩的少年。归来时他早已耄耋老年了。他突然懂了,原来不再耳聪目明时,也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了。之后,他仍行走在熟悉陌生的街道追寻曾经的亲切与美好,回头发现手头存留的只有用酒解愁;触摸的脸也不存在了……
此时,他只有紧闭双眼,用力伸着颤抖的双手朝着她在的远方与风经过的地方与双手交错而安慰内心的思念。一切都如风随行;如烟散去,真可谓远远的,不见其一丝一缕踪影呢。电脑键盘敲的打字机啪嗒啪嗒响时,发现眼前已模糊不清了,揉了揉双眼,看,编辑文字的人哭了——我哭了。流泪不仅因感伤纳兰容若的词悲,更悲叹人性变化的多端。为何人总会有再见时的另一副面孔,不得而知的因果,便是归宿的异同而致。 想象力太丰富,一时一句竟也能惹人泪目。归宿的话有太多,可是,今天的归宿是最特殊的一批人,让我用这残碎的片语来祭奠泰国沉船的逝者们吧。 归宿的路简单又复杂,可,有些人却始终到不了了。
这几天,各大日报都在发酵泰国沉船的热点,在连续的关注和报道。可是,这个事件背后所折射的道理呢?我们很多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却忘记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生活中,上天总会给你各种的责难和难题,有时,甚至会重的让你无法喘息。可是,只要有一口气在,我们就要向前走,不是走,是奔跑。我们要牢记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幸运!我们还有力气抱怨呢,就是还有力量,所以不要觉得未来一片黑暗。
今天是沉船逝者的“头七祭”,有家属哭喊遇难亲属的归魂。这时候的归宿地无疑是悲痛欲绝的,只愿生者继续向前,逝者安息。 归宿由古追溯于今,含义各不同。我也有我的看法,我觉得归宿就是是充满温暖的房和爱人。
归宿之愿景——愿古人追寻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爱人和信仰;愿今人惜缘惜花月惜简单的生活;愿沉船逝者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