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195】 古汴名蓝
小留流第309篇
慈禧老佛爷这边收下了“一桶姜山”,那边心里恨的哟!不给我财宝也就罢了,还拿这个“破江山”来羞臊我,今天不弄死你,我誓不为人。慈禧脸上虽然带着笑容,可银牙咯吱、咯吱咬的山响,智清方丈并不理会。
老佛爷在众人搀扶下直奔大雄宝殿而来,猛抬头见大殿上方高悬一块匾额,镶嵌四个金粉大字“古汴名蓝”。哎呦喂、慈禧老佛爷眼睛就是一亮啊!不禁心中大喜:这真是上天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瞧瞧、瞧瞧机会来了不是?真乃天赐良机啊!今日,就让你这秃驴死在老娘的面前。
慈禧不紧不慢开口道:智清方丈何在?
智清忙上前答道:贫僧在此,老佛爷有何吩咐?
慈禧的脸,呱哒一沉,指着匾额道:智清,你知罪吗?
智清方丈抬头看了看匾额,马上明白慈禧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故作不知:贫僧学识浅薄,请老佛爷明示。
还没等慈禧开口,一旁的李莲英早知太后之意,立即上前喝道:你这秃驴好大的胆子,竟敢犯讳!来人!将这秃驴拿下,请老佛爷发落。
为啥说匾额上的字犯讳呢?原来匾额上的“古汴名蓝”四个字是“古城汴梁名寺”之意,佛经上把众僧居住的地方叫“伽蓝”,简称“蓝”。可殊不知慈禧的乳名叫“蓝儿”,按当时规定,凡是帝王的名字不准民间擅自使用,如果与名字相同必须用其他的字替代,这叫避讳。
打个比方,明末清初褚人获大神儿,他著的大作“隋唐演义”里有一位天下第一高人“李元霸”,其实应该是“李玄霸”就是因为与康熙的名字“玄烨”犯冲,不得已改用李元霸。
巧了,大雄宝殿匾额上的“蓝”字正犯了慈禧的名字“蓝儿”,这罪过可大喽!慈禧走到智清方丈面前,假惺惺的说道:弟子本是佛门中人,我本不愿加罪于你,可国法难容,此地是佛门圣地,本宫不开杀戒,赐你自裁了吧!大殿前有放生池,你就投池吧!
就见智清方丈并未争辩,整了整袈裟对天遥拜之后,稳步走到池边噗通一声,纵身跃入池中,但见大红的袈裟随着一连串的气泡沉入池底,不多时水泡冒尽,周围一片死寂。慈禧心中暗笑,跟我斗,你还嫩了点儿,想到此微微一笑,慢慢转身正要离去,忽听池内一阵的水声,猛回头,突见智清方丈水淋淋的爬了出来。
慈禧大怒,喝道:大胆智清,竟敢违抗懿旨!来人。。。
没等慈禧说完,智清方丈呱哒、呱哒走到慈禧面前,说道:贫僧岂敢违旨?只是贫僧刚到奈何桥,就被一人拦了回来,无奈之下贫僧才又回到阳间。
慈禧哪里相信,冷笑一声,问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违抗本宫之命。
智清答道:禀太后,此人乃是先帝乾隆皇帝。先帝亲口所言,此匾是他亲笔所题,与贫僧无关,故叫贫僧返回阳间。
见智清说的头头是道,慈禧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她忙问道:既是先帝所题,为何没有先帝落款啊?智清答道:想当年乾隆盛世,天下太平,黎民安乐,朝臣皆服。先帝为体察民情,一次南巡路过开封来本寺降香,看到本寺香火旺盛,众僧皆安心念佛,一时兴至,故御笔亲题匾额,只因先帝微服出访,故不便留名。”
慈禧听智清说的有根有据,不由得半信半疑起来,又问道:先帝既是微服私访,你寺又怎知是他御笔呢?智清答道:本寺原先不知,后来,先帝在太和殿召见河南巡抚时提及此事,巡抚告知本寺并嘱咐本寺将此匾高悬于大雄宝殿上,方以光耀千秋。
这回慈禧有点晕菜,忙转头问开封知府:此话当真?边上抖成一团儿了的开封知府,战战兢兢地答道:此匾确系先帝所题,开封府志上有记载,臣这就火速去取府志,请老佛爷览阅。
但见慈大神儿,轻轻的一摆手:算了吧!扭过头来,诶,小李子,咱们下一家该去哪啦?
李莲英高声喊道:起驾!嗻----
2020年6月13日星期六 小留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