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一丝发把秋捆住
用五彩的珍馐
燃烧羞赧
轻拍、抚平
青色的布衣
难盖梦美的笑靥
悄地藏进秀发
盘起……”
这是布曼抄录在红色日记本上的诗句,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不仅是布依姑娘的素俏行妆,也浸氤着淡淡的乡愁离绪。
布曼是一个布依族女孩,十五年前作为当地政府组织外派的文化交流人员,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工作与生活,时光倥偬间已然告别桃李年华。
#还乡手记#布曼的新年如同每一个身居在外的游子,布曼对于家乡的情结总是深厚而亲切的;远隔千山万水,但家乡的一切常令布曼魂牵梦萦;每到年节,“乡愁”以至“归乡”是她挥之不去的灼灼情愫。
而时隔五年后,布曼终于又一次踏上了归乡之路。
从贵阳一下飞机,那段距离家乡已不再遥远的最后行程里,布曼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情不自禁地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回家的路”的感叹;而车窗外南国初春的景色以及迎面扑来的家乡气息,让布曼的相机快门啪啪地未曾停息。
从遥远而冬枯的北国回到家乡,浓郁的春色仿佛也为年节披上了喜庆的衣裳。车窗外飞驰而去的低矮远山葱翠浓茵,午后的阳光慵懒而又惬意地洒照在一排排白墙青檐之上,田里绿油油黄灿灿的油菜花正在盛放,清澈的溪水在鹅卵石间欢快地跳跃流淌……
故乡啊,我回来了。布曼在心里轻轻吟语。
除夕、祭祖和守岁
夕阳下的山村静谧而又充盈着欢喜的氛围。当最后一缕阳光裹着山岚为天幕涂上玫瑰色的夜彩时,布曼回到家里,欢喜寒暄声中开启了年节的帷幕。
这个大年三十的夜晚,风尘未洗的布曼异常的繁忙。
依照乡俗,在除夕之夜布曼与家人们先将打好的年糕和做好的饭菜供奉祖先,上香、烧钱,在大人们的引导下,小孩子们相继跪拜祭祖,祈求祖先的佑护。年节祭祖这一中华民族悠远的文化传统,在这个偏远的布依山寨依然被保持和尊崇着。
祭祖完毕,村子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布曼也与家人来到院外斜坡上燃放鞭炮与烟花。“爸爸,我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放鞭炮了!”布曼半捂着耳朵,大声朝着身旁的父亲喊道。
按照规矩,放鞭炮之后过一阵子才能吃年夜饭。这顿年夜饭未必是最丰盛的,然而一定是最温情的;一家人终于团圆相聚,这种“家”之情暖恐怕是任何美味佳肴无法媲美的。
然后是聊天、看电视,与全国人民一道观看并吐槽期待已久的CCTV春晚。其实,春晚到底演了什么都不重要了,家人们笑语言欢的场景,才是今晚最好的节目。
这个夜晚,归家的温暖与喜悦如同波浪一般荡漾在每个亲人的心间,说不完的的家常话,诉不尽的相思语,年节让布曼每个家人心中,都深深地凸现着一个大写、热火的“家”字。
到了夜里十二点左右,年关将至,布曼与家里的女人们开始炸豆腐、切肉、煮红鸡蛋来供奉神龛里的祖先。尔后,大人小孩相伴守夜,共度整个年三十晚上。
夜已深,家人们还围坐一炉旁唠家常,其乐融融的感觉很美。
布曼眼中的家乡变迁
这一次归乡与以往不同的是,布曼与她的的父母、弟弟和妹妹从各自居住的不同城市赶回家乡过年;对于这样一个大家庭来说,这还是头一次。因此,亲人如北雁南飞般回归家园的感觉令这个春节很特别。
多年之后回到家乡,布曼目睹了许多变化:家乡的道路更加顺畅了,人们的穿着打扮更加时尚精致了,年夜饭更加丰盛了,子女给父母的压岁钱也更多了。
问起稍早些回乡的父亲,布曼被告知家里的农田也都委托给了专业户进行集约耕种了,一年到头还能有一笔收入。
布曼家乡的房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曾经被誉为“石头民族”的布依族石板屋已很少见到了。
过去贵州的安顺地区等地盛产优质石材,所以被布依族人用来筑建房屋。这种房屋除了檐橼为木材外均由石材砌成,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形状朴实淳厚,一如布依族人性格。
而如今,差不多是家家别墅啦。至于个中变化的优劣长短,就是众说纷纭之事了。
除了房子,家乡在别的方面变化也很大。以前马路只能通到村口,而现在家家户户前都有水泥马路通达;路灯、垃圾分类桶、电讯设施等也不断完善,家乡确实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诚然,与省会贵阳和许多城市相比,布依山寨还远远谈不到繁华,这里的商业还只是满足乡民们的基本需要,联通的移动信号还不稳定,缺乏大型超市和商场;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平素里家乡“遗老化”现象慢慢凸显。
然而在不少外乡人看来,布依山寨也正因为她的原初质朴、天然不加雕琢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乡俗而极富情调;身着青绿刺绣民族服装、蓝花格包头、依着古往今来的不变乡俗渡年的景象仍然是布依山寨最美的图景。
“买”水、分红蛋和拜年
大年初一,按照家乡的习俗布曼带着小孩子们、拿着纸钱和香条早早到村头水井旁“买”新水。
按照乡俗谁家去的早寓意着来年诸事兴顺,也彰显着这家人特别勤劳。小娃儿们自然少不了欢饮几捧、讨个头彩福运了。
今天的井水格外清冽而甘甜。布曼的家乡就在黄果树瀑布旁边,这里山峦叠嶂、溪水蜿蜒、风景秀美,远离城市工业与污染,颇有一番久违的田园风光,让多年未曾返乡的布曼也有心旷神怡之感。
大年初一下午是送老祖宗的日子,布曼与家人们做好饭菜,再次祭祀老祖宗,让老祖宗们吃好喝好;同时拿一根扁担两头挑上布料、大蒜、腊肉、年糕、红鸡蛋、菜肴等等,敬送给老祖宗们。
依照信仰原始宗教、崇拜祖先的传统习俗,布依族人认为只有让祖宗们吃好喝好,才能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当中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供奉老祖宗后剩下的煮红蛋,就由大家来分享了。小朋友们吃的非常开心,布曼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也慢慢嚼着红蛋。一家人共食红蛋,祈福来年生活红红火火。
这一晚,布曼沉浸在与家人欢聚的喜悦中,又一次几乎彻夜未眠。
按照布曼家乡习俗,大年初二开始互相拜年。出嫁的姑娘们回乡拜年,热情好客的布依人家都会叫去吃饭,各家各户开始了不停歇的串门节奏。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做了很多可口的饭菜邀请亲戚朋友来吃;多年之后回乡的布曼接到了许多家的邀请,吃完这家接着吃那家,如果收到邀请不去那家主人还会很不高兴;去到人家家里做客,客人吃的越多主人会越高兴,这也寓意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事兴旺。
初二这一整天,布曼先后走了七八家串门,吃了将近十顿饭,不由得兴叹“过年一天长三斤”的神预言即将兑现。
按照家乡的传统习俗,女儿必须带鸡回家拜年。杀鸡、洗净、烹炖,做好后先供奉祖先。
切烹鸡肉很有讲究,必须把鸡身上的八个部位分砍出来,煮熟后精挑细选出来放入一盘,叫做“鸡八块”。“鸡八块”在供奉后要优先敬奉给老人和长者食用,而年轻人和孩子们则可以享用余下的鸡肉。
丢花包、访亲和邻村活动
大年初三这一天,如往年一样,村里举行了文娱比赛活动。男孩子们的项目是打篮球,小孩子们跳舞嬉戏。虽然比赛奖品不多,但村民们都很踊跃参与。年节时分,将一幅“福”字奖品带回家也是很好的蕴意。
对于年轻女孩子们而言,她们的活动自然是丢花包了。布曼和许多女孩在村中的广场上玩起了丢花包的游戏。
花包是布曼和女孩子们自己用布来缝制的,里面填充了沙子、黄豆、玉米等。过去说女孩美不美,就看她的花包做得好不好。
花包做好后女孩子们分组进行丢花包比赛,两个人或三四个人一组,而围观的男孩子们则戏噱着飞起的花包会落在谁的头上,自有一番其乐融融、其意洽洽的景象。
丢花包比赛后,布曼又去邻村观看了大嫂们唱山歌比赛,山歌的内容自然少不了对于现在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明天的淳朴向往。正如舞台背面广告画幅中所言,“为征服而来”,大嫂们这是要唱山歌“征服”村里的大哥大叔们吧,呵呵。
初四的日子天气晴好,布曼与家人们继续“过年节奏”。这一天家里来了许多的客人,布曼与家里的大人们忙着做饭,同时吆喝着小孩子们帮忙去接水、洗菜。胖乎乎的小侄女又是接水、又是洗菜,忙的不亦乐乎。
接待完自家客人,布曼又来到姥姥家拜年。布曼的姥姥已近期颐之年,虽然腰背有些佝偻、耳背,但身体还是很健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福寿吉祥啊。
激动之余布曼三兄妹与姥姥一起照了合影,而布曼六旬开外的妈妈也在跟她的妈妈交谈,这景致令人倍感温馨。
布曼的舅舅则忙着用柴火烧烤蚂蚱和“臭”虫,这可是特殊的待遇特殊的美味喔,味道美极了。
这“臭”虫来自庄稼田里,奇特之处在于一旦遇到外界刺激,就会发出一种臭味,是一种自我保护之举,但烤炙后香脆可口,是一道别致稀贵的佳肴。
布曼的舅舅还亲手做了大桌的饭菜,招待他们。
而在大年初五的这一天,邻村在举行热闹的民俗活动,有抛花包、唱山歌、跳舞等等,布曼和她的家人们也乘兴加入其中。
与人们熟知的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一样,布依族人天生的能歌善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布曼和兄弟姐妹们翩翩起舞之中,洋溢着的是自然奔放而又生动优美的韵律之美,毫无矫揉造作之情。
喜酒、本命年祈福、离别
转眼到了正月初八,布曼的大嫂约上家门的几位婶婶一同去大嫂娘家吃喜酒。大家都穿上民族服装、带着头饰。
在大嫂家里,每位客人都收到红绳带,布依族叫“挂红”,寓意着主人对来客的谢意和美好祝福。
这一天,家人还选了良辰吉时为布曼举行本命年祈福仪式。
举行这一仪式需要布曼本人亲自去买鸡、亲手拎回来;宰杀后再加上一升米和36.5元钱,蕴意着布曼在新的一年里365天会日日平安、事事顺利。
中午过后,布曼开始收拾返京的行囊。父母特意为布曼装了满满一袋亲手用柴火烤制的腊肉、香肠和血豆腐,而邻家奶奶则送来了一大盆年糕,执意塞进布曼的行李包中,还有许多亲戚送的家乡小特产。
虽然布曼一再说在北京生活很好、什么也不缺,但家乡人的心意显然是难以回绝的。这一刻,布曼的心头涌上说不出的一种热烫的感觉,眼眶有些湿润了。
年节的日子对于布曼来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要说告别的时候了。
刚满四岁、活泼可爱的小侄子也要跟随他的妈妈返回另外一个城市了。天真可爱的小家伙抱着年近八旬的祖祖不撒手,看着祖祖依依不舍的样子,小家伙笑呵呵地用小手摩挲着祖祖满是皱纹的脸说:“祖祖,你要好好的喔,过几天我就回来看你喔。”祖祖的眼角一下子淌出了泪水,一把将小家伙紧紧搂住......
关于布曼和她的家人依依惜别的场景就不再描述了,那种感觉肯定是令人唏嘘以泪的。
然而,在布曼的心中,家乡在她的心灵记忆中却永远是美好的模样,是她漂泊在外、砥砺风雨的精神寄托。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回家欢度年节的国人而言,“过年”已然成为了一年当中最重要而又温馨的情感“饕餮”;穿新衣、挂桃符、年夜饭固然重要,但是那份一载风雨之后阖家团圆的骨肉之情,才是“过年”深切的意义所在。
再回首家乡的秀丽山水,恋恋不舍的目光铭刻下每一寸乡情之美;带着微笑和充实的心,布曼迎来新的一年。
网友评论
文美,图美。
🌟🌟🌟🌟🌟🌹🌹🌹
👍 👍 👍
写得很有画面感,让人感觉身在其中,过了一个很有仪式感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