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这一点很重要,却常常被忽略》(锦瑟_无弦)说,要提高文章的浏览量,掌握读者思维是很重要的事。他把简书里的人进行了归类:一.大咖,在简书收割粉丝的。二.拿简书当日记本的。三.想学习写作的。
第一类,自带流量,追捧人多。根本不用沮丧阅读量。
第二类,记载日常生活喜怒哀乐,也不在乎浏览量,点赞率。
第三类,真正想学习写作的。因为浏览量关乎文章的好坏,直接检验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是很在乎的。至于点赞的多少,倒不是特别在意。
看后,我又有了些想法,尽管以前我也自励“啥也别说了,默默写就是了",但看了他这文,又细化和具体了我以后的码字调整。
我先仔细端详了他个人主页,名字是锦瑟_无弦。有些乐。
谁说我们是小白?看这名拟得高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的《无题》。
确乎这位友友是很善于思考的人。因为,这首《无题》诗,几百年来,一直戴着神秘的面纱,谁也猜不透。谁拿去谁用,用到哪里,哪里都恰当。李大诗人是真了不得。
我们这位友友也是不俗。翻看文章,行文流畅,深思慎取。
所以他说的我也深表点赞。略有不同的,我想再感悟一把。
大咖们是高山,仰望久了,脖子会酸疼,光去望,指不定路子也走乱了。
还是多多低头看路。因为,那第二类,第三类人,才是我们应该多多加以关注的,并值得去交流互动的。因为,他们接地气。
有小家碧玉的行文流水,有家长里短的唠嗑絮絮,有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有"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壮阔,有奋笔疾书抒发匹夫之志的豪情。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与我们感同身受的实实在在的普通人。
有共同语言,有同频共振,有丰富的题材,也有斐然的文彩。
面对这群人,敲起你的键盘跳舞,他能不欣赏么?展开你的双眼歌唱,他能不附声么?
至少,你脸上不会有口水,也不会有人拎板砖。
所以(锦瑟_无端)说,你得了解是什么平台,受众是哪些人,他们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才能确立好文笔的方向。
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研究大咖不如普关众人。
我到简书这二十多天,不断更文不断调整。因为它融入了我的生活,使原来的生活工作学习节奏发生了改变,如何把控这个节奏更好的让人生多一些亮点,确是我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
在翻看他人的主页时,有的五彩缤纷,有的灰心丧气,有的徬徨迷惘……,这些都影响着情绪,捣腾着信心,挪移着坚守。
还是咬牙挺过来了。牙没咬碎,可也很是酸疼。
所幸基本确立了以后的方向,固化常态,日臻完美。
我以为有两类人不适合在简书上发展。
第一类,谈情说爱在简书上风花雪月交友的。如果真要想的话,其他平台多的是这类交友软件,只要砸银子,海了去。
第二类,抱着本金到简书来恨不得一夜弄座金山的。如果真要想的话,不如去炒股票炒期货。那里会一分钟让你上天,一分钟让你下地狱,特刺激。
为什么不能?
因为,这里是放大了的永远的兰亭集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