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
当下见观当下变,灭苦?何来之苦?为何灭苦?如何了苦?

当下见观当下变,灭苦?何来之苦?为何灭苦?如何了苦?

作者: 觉慧了悟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07:47 被阅读0次

作者/木子慧

当下见观当下变,灭苦?何来之苦?为何灭苦?如何了苦?是站在“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的层面,需要灭苦,知苦离苦,离苦得乐。心就像野猴子一样四处攀缘,需要带着觉知去训练,调伏,降服,调御。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知道有念,知道无念,知道就好,一知即了。

“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顺佛教总相。如戒等三学,以调伏身心,彼调伏者,即是戒学。”

当下见观当下变,何来之苦?何须灭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这些朗朗上口的偈子不再是头脑中的观念,而是变成自己的切身体会,生命的真实体验,每个当下如实如是的体悟,那就开始尝到了“当下见观当下变”的真滋味了。

感恩老师言传身教,老师还经常亲自打卡,以身示教胜于言传,感恩老师!感恩同修伙伴经常分享体会互为增上缘,互相促进,言教,身教,境教,群里分享自己的切身体会既是自修也是共修,共修就像腌咸菜,越腌越入味!

当下见即当下净!

当下净即当下见!

见相着相获得啥?

见相无住啥感觉?

相关文章

  • 当下见观当下变,灭苦?何来之苦?为何灭苦?如何了苦?

    作者/木子慧 当下见观当下变,灭苦?何来之苦?为何灭苦?如何了苦?是站在“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

  • 今日阅读任务

    四圣谛名称的涵意 为何称四者为“谛” 谛,表示真谛、真理、是实际上真实的样子。四圣谛是关于苦、苦因、苦灭、灭苦之道...

  • 寂静之声

    云何有苦? 因有执著。 如何灭苦? 断爱去执。 苦灭后又如何? 此心自在。 身体呢? 随缘消旧业,莫再染尘埃。

  • 12. 鼎然开示:四圣谛的修持

    四圣谛,指的是苦聖谛、苦集聖谛、苦灭跡聖谛,苦灭道跡聖谛。什么是苦?不知不明即是苦;什么是苦集?於苦因缘生喜爱即是...

  • 《如果》

    《如果》 作者/无声 缘起缘灭,与你无干, 今世罪过,来生偿还, 着眼当下,苦日剥多, 无关紧要,如何处理; 人生...

  • 出生割脐之疼为之苦 一生磕绊困顿烦之苦 灭了往生恐惧怕之苦 苦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所以,把苦归结为与生命有着最...

  • 失忆

    一岁花开复凋落 情起缘灭愁几多 都云匆匆人世苦 为何恋恋苦执着?!

  • 大智慧

    佛学是智慧学. 是出离烦恼的学问. 知道苦从何来及如何灭苦, 学佛不是为学富五车,知识渊博和舌灿莲花的去讲经论道!...

  • 智慧

    智慧: 修习佛法,目的是为了灭苦,灭苦的途径是开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纠正错误的知见和建立正确的知见,也就是消除见惑...

  • 学习笔记—佛陀的根本教义

    一、四圣谛是基于有限之苦,明晰个人与人类之苦。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现象,是人自我需要摆脱的;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下见观当下变,灭苦?何来之苦?为何灭苦?如何了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hp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