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趁着家里没人,我赶紧做了一下拜忏的功课。这是我第1次做。对着手机一遍一遍的看步骤、看手势、看动作。
感受:兴奋(偷偷摸摸在干一件大事)、担心(怕动作不到位。)
感受的感受:允许它(这更像是心理活动。)
观点:拜忏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我动作不能出错,一定要准确才可以开始。所以艾红给了我图片之后,我一直保存在收藏里,却没有开始。这里我认为一定要会要特别熟悉,准确的时候才能开始。这和我一贯的模式有关,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不够精进,还不能够分享,怕带错路。
期待:我是完美的、正确的。
渴望:我是被认可的,做的这件事儿要正确才有价值。
自我:我是有勇气开始面对的。并且宽容自己当下的能力。
觉察和思考:一定要动作到位,道理清楚,是非逻辑全部清晰准确了才可以开始吗?显然不是的。晚桐老师在课程中反复的告诉我们,要练习、练习,再练习。就算你刚开始做的不好,你后面在做的过程中才有机会发现并改正。这样多给自己练习的机会才能有精进的可能。
对于期待被认可的:我想最大的认可来源于我对我自己的认可。我对自己当下能力的认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别人是否认可我,也取决于不同观点的碰撞。
决定:那就先做了再说吧。持续的做,从机械化、僵硬的模仿的做到慢慢的能够身心合一的去做。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