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自述

孔子自述

作者: 匕它米米米米米米米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11:55 被阅读0次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有这样看似十分简洁的文字,概括了自己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分成了六个阶段,孔子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不断的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着新的领悟,在不同的阶段也做出了不同的事。

      在三十岁之前,孔子一直处在一个学习者的状态。做的都是小官儿,也只是为了生计。三十之前的孔子还在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这个社会的法则。这时的孔子已经意识到这个社会的秩序已经混乱,作为一个年纪轻轻志向远大的,乱世人,有着恢复礼乐的志向,不过这时的孔子还没有机会,这时的孔子还在等待和学习。

      三十岁,孔子因礼而立开始教学,秉承一视同仁的理念,但凡交了学费的,没有不用心授教的。而授教的同时,孔子也在等待着一个实施他政治理想的机会。

      四十岁的孔子还在等待,这期间其实他有过很多机会,只是只是孔子不希望为了去追求政治理想而放低自己的底线,于是孔子拒绝了阳虎,又拒绝了公孙不狃。不过这倒提升了鲁君和权臣对他的信任。

      五十二岁那年,孔子终于等到了一个实施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做了鲁国的中都宰,很快又做了司空,大司寇。但后来主张堕三都失败,不久之后鲁国发生内乱,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自己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期间,孔子去过齐国,卫国陈国。孔子一直徘徊于各国之间,寻找一个能够实施他政治理想的国家。孔子最开始的齐国,并齐景公觉得自己做不到“君君”,又加上晏婴对孔子抱有意见,孔子不得不离开了齐国。于是孔子来到了卫国,整个周游列国期间孔子曾多次回到卫国,只是卫国国君沉迷于美色,终究不是实施政治理想的理想选择。期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孔子见南子,以及绝粮于陈蔡之间。

      周游列国十四年,也许哪怕是孔子也对当时的社会有些心灰意冷,不再试图以从政的方式来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快七十岁的孔子回到鲁国,不再从政,而是以教学的方式来恢复礼乐制度。

      虽然孔子从来没有公开说过自己放弃了。跟孔子很可能最终还是认识到: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礼乐制度的时代。

相关文章

  • 孔子自述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 孔子自述

    孔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流传至今,他的儒家思想也被我们现在很好的利用,他被我们树立成典范,他也...

  • “孔子自述(3)”

    这时候我们学了孔子自述三篇,而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孔子自述(三)的里面的一句话“其恕乎”。而它的表面意思就是:要以...

  • 孔子自述(二)

    孔子是一个“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人。他已经热爱学习到忘了吃饭,忘了自己的忧愁,连自己年老了...

  • 2020春夏第十周研修日志

    孔子世家 孔子推仁政于鲁(下) 读孔子自述,带着此时孔子抵达了自己的那个境界,进入课程。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

  • 孔子世家听后感

    周一孔子世家 孔子推仁政于鲁(下) 读孔子自述,带着此时孔子抵达了自己的那个境界,进入课程。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

  • 孔子“不惑”了吗?

    孔子在他的自述里曾说他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而孔子做官之前的一个时期。已经是49到50岁了,在他的自述里面,他...

  • 孔子的故事

    我们上个星期学了孔子自述子路和颜渊都是孔子的徒弟。你们都知道孔子是谁吧?他就是我们中国的神圣之人。 ...

  • 论耳顺

    我们第一次听到耳顺这个词,是在孔子的自述里,孔子曾经在自己的自述里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 孔子——志于学

    孔子作为一个伟人,是有过一段自述的。什么叫自述呢?自述顾名思义就是自我描述,对自己的一个总结,我觉得这是重要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自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km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