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07004/81001d26171ab3fd.png)
12 唐诗的对偶②
今天,我们来聊聊唐诗“对偶的种类”这个话题。
对偶的种类很多。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就提到过这样几种: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而遍照金刚写的《文镜秘府论》一书,其中就列举了二十九种对法。可以说,对偶是非常繁杂的一门学问。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比较重要的偶对。
名对,指的是“准确”、“工稳”的意思。例如: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这里,“东南”和“西北”相对。
异类对。如“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风”和“虫”不是同一个种类,故谓之“异类”。
双声对。“秋霜香佳菊,春风馥丽兰”。这句中的“佳”和“菊”是双声,“丽”和“兰”亦是双声。
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放荡”、“迁延”都是叠韵。
联绵对。“残河(河)若带,初月(月)如眉”。整个对仗相互连接、相关字词的重叠而形成一种联绵的气势,谓之联绵对。
双拟对。所谓双拟对,指的是在一句诗里连用两个词语,而这两个词语共同来模拟其中的一个物象。如下面这句,“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前后两个“月”都用来模拟一个“眉”。同理,后边那句中前后两个“花”字都用来模拟“脸颊”。这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若论月的话,美人的一弯蛾眉胜却天上皎洁的月亮;而若论花的话,美人的脸颊胜过盛开的鲜花”。这便是双拟对。
回文对。所谓“回文对”,就是指在一句诗里,数次出现一个词语,以造成回复往返的艺术效果。如“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就是典型的回文对。不仅后句的“意得”紧承前句的“意得”,而且诗句可以反着来读,让诗句变成“新情逐得意,得意因新情”,照样文理皆通。
隔句对。如这几句:“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在这里,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相思复相忆”与“空叹复空泣”相对,“夜夜泪沾衣”和“朝朝君未归”相对。这就是典型的隔句对。
到了唐代的近体诗里,又出现了另外几种重要的偶对。比如“流水对”。应该说,在唐代之前,“流水对”是很少见的,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可以算是是唐人的一个发明。
所谓“流水对”,指的是“诗文的两句共同表达一个意思,就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如果把其中的任何一句单独拿出来,它就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所以这样的偶对,就叫“流水对”。如骆宾王的“不堪玄鬂影,来对白头吟”、杜甫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元稹的“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只拿出两句中的任何一句,都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只有将两句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境。所以像这样的诗文,都属于“流水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