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随着一声清脆的巨响,一个精美的玻璃杯应声坠地······
如果不考虑它的价值和摔碎后的危险程度,这声音还真是好听呢······
但此时此刻,莎莎妈妈,没有心思去享受这个悦耳的声音,因为这已经是3岁的女儿第10次摔坏玻璃杯了。
她心中的怒火,就像火箭发射一样,被瞬间点燃,以往这个时候,莎莎面对的,将是狂风暴雨:“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要小心小心,怎么又这么不小心!这杯子要钱买的,知道吗!耳朵到底长哪里去了!······”
但这次,话到嘴边,被她硬生生的吞了回去。她脑海里忽然想起在今日头条上看到的方法,准备一试。
“莎莎,你知道吗?每个玻璃杯里,都住着一个小天使。当这个玻璃杯碎了,里面的小天使就无家可归,她只好飞走了。她还会跟其他的小天使说,不要再来我们家,因为我们家的小朋友会把玻璃杯摔坏掉。你喜欢小天使吗?”
“喜欢。”原本低着头,准备挨训的莎莎,这时抬起了头,怯怯的说到。
“那你希望小天使住在我们家吗?”
“当然希望!”
“那妈妈再去买一个漂亮的玻璃杯,给这个小天使住。你要好好爱护哦。如果下次再摔坏了,她就不会再来我们家了,其他小天使也不会来了。”
“好的妈妈!”莎莎坚定的说到。
从此,莎莎再没摔坏过杯子。
这招为什么对孩子有用?因为,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让孩子听进你的话。
比如我这篇文章,如果开头,我不讲这个案例,文章一开头就跟你一大堆的大道理,一大堆的心理学名词,就像《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样的教科书,告诉你,为什么你讲大道理孩子听不进去,所以不要讲大道理,要怎样怎样,你看得下去吗?
一个道理。
所以,当孩子再犯错时,试试讲个故事,孩子从此就不会再犯错了。因为一个有趣同时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比空洞的大道理,更能让孩子听得进去。孩子听进去了,也就不会再犯了。
而针对6岁前的孩子,最好讲童话故事。
想让孩子听你的话,请保持一颗童心
6岁前的孩子,心智发育还未成熟,不能完全理解你说的大道理。所以,不是他不听话,而是听不懂。
也不能讲邻居、亲戚那些“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因为孩子会有逆反心理。
要想让他改正坏毛病,就要用他听得懂的语言。而童话故事,就是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而这个前提是,“家长不能以自己30岁的智商,去鄙视孩子3岁的智商。”
所以,请保持一颗童心。
就像豆瓣评分7.9分的《庆余年》里,范闲教滕梓荆的科学育儿方法:
“你知道是谁给你儿子下的毒吗?”
“我!”
“你?”
“是啊!他爱吃糖,给他下点毒,如若吃多了,便会肚子痛,这样好控制些。”
“你就因为这么点原因,给自己的亲儿子下毒?”
“那我也不能总拿刀吓他。”
“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我是初为人父,万事总要磨合。”
“你儿子真命苦······”
“我儿子幸福!他喜欢我给他做的木刀,我后面还想给他做木剑、木弓、木飞镖。给我想个注意,先做哪一个?”
“你给人家做个木马,不行吗?”
“那要配个木长矛。”
“不是骑兵,是普通小孩玩的那种木马!你这个人怎么干什么事,杀气都这么重啊!跟小孩交往,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变得天真,才能拉近跟他的距离,懂不懂!”
如何保持一颗童心?
我很想保持一颗童心。但我不知道何为童心?于是,我查了很多书籍,找了很多资料。看到一个很好的解释:童心,即好奇心。
是啊,我知道我以前为什么没有童心了。原来,我早已没有了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在我这样的成人世界里,无用。它解决不了我的这些烦恼:房贷、车贷、职场、商场、权力场等等等等。
但这个教授告诉我,好奇心能给我一样东西:快乐,由衷的快乐。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儿子现在2岁,当他发现一个玩具,自己会跑时,他会哈哈哈大笑;当他在厨房里爬到椅子上,去玩洗碗池里的水时,他会哈哈哈大笑;当他躲到窗帘后面,我会假装不知道,然后四下去找,并大声喊他的名字,他会哈哈哈大笑······
孩子的这些快乐,就是因为满足了好奇心。
再大一点,想起我上学的时候,当我学会了一个新的词汇,当我用学到的数学帮妈妈算怎么找零钱时,当我第一次知道人体构造时,当我第一次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叫“地球”时,当我知道为什么会刮风下雨时,我心中的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本真的快乐啊,真是离我很久很久了。
所以,专家建议,家长想要保持童心,就要激活好奇心。
孩子0-6岁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童话故事。这样,不仅可以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成长,而且当孩子犯错时,你可以用孩子最感兴趣的童话人物,编一个故事给他听,让他听进你的话, 不再犯错。
如果孩子大一点,上小学了,童话已经“骗”不了孩子了,那就陪孩子一起看科普书,永葆自己和孩子的好奇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