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低着头,一言不发,既不说是,也并不辩驳。心里感到一阵委屈,面色却一如平常,只是悄悄地把视线从A的背影中移开,抬起趴在桌子上的手和脑袋,翻开课文,但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那年的初夏,想好刚满8岁,在上二年级。本该最是毫无顾忌与自我放肆的时候,小女孩却始终低着头,一边渴望着被关注,一边渴望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透明人。
某一天,小女孩发现,A同学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学习成绩棒,老师很喜欢,同学们也很喜欢找她玩,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小女孩在心里默默地羡慕着。然而有一天,这股羡慕的力量开始生长,我想,我要变成A同学一样的人,有老师的喜欢,有同学的陪伴,小女孩很认真的告诉自己。
可是,怎么样才可以如A同学一般呢?小女孩犯愁了。但这迷惑也没有存在多久,很快小女孩就有了答案,我每天和她做一样的事情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这一刻开始,小女孩的目光再也没有离开过A同学,尽可能多的模仿A同学的行为。这天,数学课堂老师点同学去黑板上解题,小女孩的数学一直很好,所以数学老师也有几分关注。待同学在黑板上答题时,小女孩发现A同学一直趴在桌子上,右边的笔尖在动。小女孩学着她的模样,解答着并不算难的数学题。
就在这时,老师走了过来,看到小女孩的模样,批评着:“你着数学刚有点起色,这就骄傲了?”
小女孩哑口无言,看看A同学,依旧趴着。可能A同学可以趴着而我不可以吧,小女孩这么想着,只是决定了再也不模仿别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