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我写了一篇关于“鸡汤”的文章,帮助大家回顾了“鸡汤”的由来,并着重向大家列举了最让人反感的“鸡汤”。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回顾:
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鸡汤”已经越来越遭到年轻人的反感,而即使是年纪稍大的长辈,也很不喜欢年轻人把自己对他们的好言相劝说成是“鸡汤”。因此,“鸡汤”这个词,俨然成为了标准的“政治不正确”,甚至大家对“鸡汤”的反感和批判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可这样的趋势是否有一点“矫枉过正”的意味呢?我们对于“鸡汤”的定位是否明确?有些所谓的“鸡汤”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
我们可以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我们从小就熟背的那些“名言警句”,算不算“鸡汤”?
- 罗辑思维微信公众每天的60秒语音,算不算“鸡汤”?
- 得到、知乎等知识服务平台上的那些课程和知识内容,算不算“鸡汤?”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介绍时间管理方法论的书籍,算不算“鸡汤”?
我估计这几个问题可能前两个问题会立马被绝大多数人归为“鸡汤”,而后两个问题大家的答案可能会不太一致。因为不论是知识服务平台上的“课程”,还是畅销书中的学习方法论,都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收益,而是需要我们在听到后,还得克服自己的惰性坚持执行下去。
所谓“鸡汤”就是那些“正确的废话”,而很多内容之所以被归类为“废话”,是因为它们所揭示的道理虽然正确,但问题是我们听完后很难执行。于是,我们就经常会产生一种“方法我早就知道,可要是真能执行我早就成功了,还要你干嘛!”的感觉。我自己就曾经见过不止一个学习方法论相关的知识服务平台的专栏中,主讲老师在反复强调:
我们这个专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按照我教你的方法论去践行,仅仅听一遍是不行的...
可买这个专栏的人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要解决“践行”的问题,这些专栏相当于把最重要的环节给省略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比较反感那些知识服务平台和学习方法论书籍的原因。而有些知识服务平台,把一些稀松平常的道理包装一番,摇身一变升华成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甚至大肆炒作知识焦虑而趁机赚取暴利的行为也就难免会招来反感了。
可问题是,这些名言警句和学习方法论,难道真的就一文不值么?我觉得这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比如说罗辑思维公众号上的“罗胖语音60秒”吧,至少我本人每天就都坚持在听。不是我没有发现其实罗胖很多时候就是在牵强附会或者过度解读一些原本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者就是在炒一些概念,但你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罗胖60秒”中确实包含着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观察这个世界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些思考会经常启发我的思路、激发我的灵感,久而久之,我就自然而然地在潜意识里成为了一个思维很活跃、眼界很开阔、看问题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人。这是我实实在在的收获。很多名言警句其实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得到”平台上绝大多数的专栏都会带给我这样的收获。我个人比较推崇万维钢、王烁和吴军的专栏。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此外,对于那些学习方法论的内容,虽然它们没有帮助我解决真正践行的问题,但这些内容都是无数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的专家学者,至少是在教育领域有着资深经验的人士的一些专业解读,帮助我们更科学、理性地认识了自己,而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能真正地解决践行的问题,还是会非常有效的。而没有专业指导的践行,也会像“狗刨”式游泳一样,虽然也淹不死,但你永远也别想游快,而且用“自学成才”的错误方法学习,一旦形成习惯,你就会越做越错,再也难以改正...
我们为大家打造的“心流造物”自习空间和“心流学院”,就是在帮助大家解决“践行”和科学方法论相结合这一难题。而且,即使是你一直没有办法践行这些学习方法论,即使你仅仅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这些内容“熏耳朵”,有些观点和理论只要听的次数多了,也会自然而然形成潜意识和习惯,对你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习惯也多少会有正面的影响,至少总比打游戏、刷那些无聊的短视频要强吧?...
此外,这几年来我还发现,很多人在认知上有这样一种趋势:他们当然永远都不会去读什么“鸡汤故事”和名人名言,也不会去读任何时间管理这类学习方法论的书籍。他们只想着如何用最快的方式和手段拿到更高的分数或某些行业的资格证书(当然了,这些证书也一定是那些最方便能让他们在职场上升职加薪的证书...)。所以他们有可能会去报名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而他们去上这些课,也不是冲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本身去的,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如何拿高分、通过考试。甚至如果有类似于前些年托福、雅思、GRE考试中的“机经”(由于这些考试的题库有限,有些考过这些考试的高手们就会把考题的答案背出来,直接让其他考生在下次考试的时候直接填写答案,本质上,这是一样作弊的手段)出现,他们甚至连去培训都省了...
而回过头来,这些人会对任何不能立竿见影取得功利效果的知识内容嗤之以鼻,并冠以“鸡汤”的称谓。这可能是这些年来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所培养出的人才的“极致”了。用一句极端的话总结,对于他们而言:
“凡是不能直接给我钱的都是鸡汤!”
我刚才的描述可能有些许夸张的成分,但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多多少少存在着有这样倾向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可以说与高晓松的“诗和远方”或复旦大学所推崇的“自由而无用的知识”背道而驰。但毕竟谁都会有生存的压力,我在这里也丝毫没有批判他们的意思。只不过我想给这些人提一个醒:
在给别人扣上“鸡汤”的帽子之前,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有些时候是不是我们自己被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所蒙蔽了双眼呢?
对于很多内容产品,虽然它们可能有些时候“言过其实”、“夸夸其谈”,有些时候给我们一种“正确的废话”的感觉,更不能直接带给我们立竿见影的收益,但我们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随意给它们扣上“鸡汤”的帽子。因为所有的内容产品都没有办法保证内容质量永远稳定,有些时候一定会有一些让人感觉大而无当的内容出现。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内容生产者们都是在不遗余力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如果你没有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吸收,如果你不给予所有内容生产者们一些耐心和宽容,而是全盘否定,那么你就一定会错过很多精彩和优质的内容。而“错过”,也会是一种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