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在意输赢,竞争意识特别强。那时候不管做什么,结果都是最重要的,考试的时候要第一个交卷,考完之后也总是和周围的人比谁的分数高,玩游戏的时候聚精会神,生怕一不留神就输给别人。所以,我一直的生活轨迹就是一个个的点,并没有连成线。过程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只有最后的结果最重要,而这个结果归根结底就是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强更好更快。
也许由于中国的人口问题,大环境也是充满了竞争和功利心。湮没在芸芸往上爬的众生里,反而觉得没有功利心、没有目的性、不在乎输赢的人才是异类,是需要被改造的那一撮。我还记得高中的时候一帮一,我对那个“差生”冠冕堂皇地说什么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努力的话考不上好大学什么之类的话。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活着必须有梦想,必须有心底的召唤,不然就是虚度光阴,不然就是不知进取的草履虫。
来到了美国,大环境突然变了。约会、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谈爱好谈生活,没有人追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没有人干涉你的生活态度,那个最有趣的人总是最受欢迎。工作的时候,也没有那种我一定要比你做得好比你赚得多的氛围。基本上,大多数人给我的感受就是,知足常乐。也许只有玩游戏的时候才能看到那些被“压抑”的竞争欲。
但是竞争心本身不是原罪,我最羡慕他人的就是他们活着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比别人好。因此他们的生活没有起点终点,就是一条平滑的曲线。
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脑海里的潜意识就是两个词:自由和独立。但是这两个词很模糊,我现在的生活其实也相对的比较自由和独立。那么我到底还要追求什么呢?我每天逼着自己奔跑到底是为了跑而跑呢,还是真有个什么远方的召唤呢?
假如我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我会做什么呢?我想我会租个海边的房子一个人住两个月,写下每天的零散的想法,读读书,弹弹琴,看看海。最后一个月再和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我在乎的人做道别。
假如我能活很久很久,我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希望自己不缓不急地按照自己的步调去生活、工作,有很多吃喝玩乐的朋友,有几个知己。我希望自己不被输赢裹挟,而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活,即使与众不同,即使像个异类。
对这个世界的迎合越多,自己的轨迹就越少。我想,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留下属于自己的轨迹吧,没有输赢,没有长短,没有粗细,有的只是个体的独特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