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再说批评的话

不再说批评的话

作者: 不甘平庸的艳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22:09 被阅读0次

总是连着两周给同一个孩子,浮躁,另一个孩子动手能力差。明显感到家长的失望。其实和他们说这个也于事无补,反而加深他们的焦虑。对孩子,慢慢来。以后尽力,报喜不报忧吧。

今天重温《非暴力沟通》,以后说的话要是好的,有温度的。

感受的根源--需要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①责备自己。例如,有人生气地说:“我从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②指责他人。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③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④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生气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指责、批评、评论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其一,“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义务使他人快乐;其二,“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其三,“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 请求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应该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这是她不想要的),但没有说清楚什么是她想要的。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

在发言时,如果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回应。但有时我们表达的意思可能与别人的理解不一致,这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相关文章

  • 不再说批评的话

    总是连着两周给同一个孩子,浮躁,另一个孩子动手能力差。明显感到家长的失望。其实和他们说这个也于事无补,反而加深他们...

  • 只说有益于别人的话

    新年的计划:要更好的与人相处 为达到此目标,我将从2018年2月13号开始,不再说指责、批评的话,不说抱怨的话,只...

  • 批评?不批评?

    刚带着妞从医院出来,就接到同事电话,说是我班一个学生到现在还没回家,他妈妈在找他。还给我出主意让我在班里微信圈问一...

  • 代替批评的话

    小孩有不好的习惯,别指责你怎样怎样,而要说你做了什么行为,我感受怎样,对我的影响即我要怎么做。就是行为、感受、影响。

  • 不批评

    这几天在看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毕竟中年少女,早过了莽撞的年纪,能够结合过往经历,不断反思琢磨,逐渐明白一些事了...

  • 不再说泄气的话

    今天我们聊天中,我又说了一遍泄气的话,“如果干的不行,我就去打工去。 这句话仿佛在我心中发芽,时不时会冒出来,我若...

  • 学习笔记:沟通的一些原则

    1、讲出来; 2、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 3、互相尊重; 4、绝不口出恶言; 5、不说不该说的话...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少说批评的话,批评只是一种阻力;多说鼓励的话,鼓励才是基本动力。 少说抱怨的话,抱怨只会带来记恨;多说宽容的话,宽...

  • 不指责,不批评

    最近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指责、不批评、多学习、少说话”,为何说不指责不批评那,因为指责别人本身就会带有很强...

  • 不表扬不批评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对孩子教育不表扬也不批评。 为什么呢? 表扬和批评只是糖和鞭子的区别,其本质目的都是操纵孩子。 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再说批评的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yq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