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于我而言,从小学到大学就是向老师问候,对老师表达尊敬的一种形式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入我心的感情。
我一直认为,说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人,绝对不是他爸亲生的,不然的话,做他爸也太简单了吧。

―1―
三四岁的时候,因为我爸妈出去打工挣钱,所以我成了一个留守儿童,只要爷爷奶奶亲戚们轮流管饭就行。
完全散养没人管,整天瞎晃找人玩。
后来到了上学年纪,也是瞎混,写作业还是不写作业的区别根本不大,写作业上课有板凳坐有桌子趴,不写作业上课有可能被罚站挨板子。
乡下人的孩子,对于这一时半刻的体罚之罪,分秒之间的皮肉之苦,咬咬牙鼓鼓劲也就熬过去了,多想想放学去哪家蹭饭,放假跟谁一块结伴捣蛋,什么学习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至于老师,就是我沉重的枷锁,一把又一把的大枷锁,通常一锁就是四十五分钟,解锁十分钟,重复多次直到白天结束解锁一夜。
我上学那会,对于像我这样智力平平的孩子,家长也不重视的孩子,老师打骂过几回,你不改,他也就不问了,只要你不扰乱课堂,不影响别的好孩子学习就行了。
后来长了年纪,慢慢懂事了,也有努力地去学习,主要为了奖状,因为奖状能让爸妈放心,能让亲戚老师们变脸,变成一张张和蔼可亲的脸。但我始终没有明白晓畅学习真正的重要性和意义。
―2―
2014年06月初卫校毕业,06月底在中医院应聘成功,并开启临床工作模式。
我被分到了脾胃科,护士长把我带到一个带着口罩架着宝蓝色镜框眼镜的带教老师面前,对她说,“这是才下临床的新职工,你负责带教她。”
“好”,她不咸不淡地应了下来,继续去忙她的工作。带着口罩的她,让人看不清楚真容,我就凭着宝蓝色镜框的眼镜这点特别之处,在一群一样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中辨认她。
第一天到医院报到,要求是熟悉病区环境,不用干活。
一天下来,在不安的心情中草草收场。
后来几天也是少做多看,或者可以动手给患者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等操作,前提是,必须有带教老师在旁边看着,并予指导。
我是一个敏感而寡言的人,面对着一个低气压的带教老师,不禁有点不安,还有对这个仅年长我几岁的人的实力有点怀疑。
但是奇怪的事是,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我这位带教老师好感爆棚,总有人问,“小刘,人呢?”、“小刘给我戳针不疼。”、“啊,小刘今天放假了?她为什么要放假?”…这些正常或不正常的问题,都指向一个信息,我的带教老师刘老师很受欢迎啊。
而后,我像跟屁虫一样的跟着她很久,看着她言笑晏晏地跟患者交流;一丝不苟地处理医嘱;驾轻就熟地做各项操作…,我认识到她很强,而且事必躬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不疾不徐地带教着我,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我完全反应过来,我遇见了一个怎样优秀的带教老师的时候,我已经能够单独值班了。
那一刻回头望,在那些庸常的时间里,琐碎的事情上,她一直都在指引着我。
当我写交班报告,写到词穷,写到抓耳搔腮的时候,刚才明明在旁边的电脑上写护程的她,却会转头过来,一语中的的点拨我。
当我到病房戳针,戳滑血管,杵那骑虎难下的时候,刚才明明在护士站处理各种病历记录的她,却会站在我的边上,给我鼓励的眼神,让我相信自己能行的同时,更坚信自己有一个强大的后盾。
就这样在一棵大树的庇佑下,我长成了一棵小树,然后被移植走了,去别的科室。
因为看到和自己一起来的新同事,这也不会那也不熟,然后被一些人嫌弃,我才意识到她教了我很多。
因为自己一个人去面对所有的事,新手上路,无心之失也就在所难免,我才意识到她的滴水不漏。
因为发现自己部分的做事习惯跟她的很像,我才意识到她影响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
―3―
谢谢你刘老师!
因为你,我相信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因为你,我相信了,“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因为你,我相信了,“遇见了谁,你便是谁。”
光阴在流转,三年五载很快过去,如今,我也要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做的怎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我太过佛系,但我还是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有真才实学,有谦卑的心,能做到春风化雨,能做到言传身教,而不是一个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空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