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文(王弼版):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全浩译】:道创造万物从无到有以及养育的过程——道(圣灵)的做工,还有它的状态,或者理解为道创造生命万物的流通场境,是活泼而永不止息的。所以它是元极且奥妙的阴性母体。这母体缔造生产万物的出口处,或者理解为我的心,叫做天地的根。道(圣灵)细微、隐形且绵长地存在着——像人的呼吸,它的运行(爱的作用)是无疲劳、无止尽的。
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意义不只是为自己、它们也不只是靠自己而诞生的,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所以,圣人先考虑众生而后考虑自身,却位居首要;圣人无我、舍弃自身的形体、视万物同为自己的身体,却能长久存在。难道不是由于圣人不追求私利的原因吗?所以他们反而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无分别心地先爱别人,却得到了圆满的爱。
道德经-1.jpg-感悟1(本意推究):
a 第六章的见解众说纷纭。“谷”,有人认为通“浴”、有人认为通“欲”、有人认为通“穀”——养育的意思(这个说法较主流)、有人认为是“谿”——溪水的意思。有人认为“谷神”是名词,即“道”;有人认为“谷神”是形容词,空虚又神秘。谷、神、不死是“道”的三种性质。在汉典查选了几个意思如下:(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水形而不全,表示刚从山中出洞而尚未成流的泉脉;下面象谷口。“谷”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2)两山之间的水流。《说文》:“泉出通川为谷。”(3)水流会聚的地方。
老子喜欢用水相关的东西做比喻,经文里面很多水字偏旁的字,还有装水的容器。所以我对前面的“冲”和这里的“谷神”也想到了用水流关联的解释。第六章这里的总体感觉,我是觉得强调阴(老子所倾向的)、仁爱的力量。第六章第七章呼应了第五章的“不仁”,生育万物当然是道之仁爱。不仁是本体和初始,仁是妙用和发展。想到前面的“道冲”在强调阳、公义的力量,前面那段还提到了“子”,也有男性的感觉,还预表了后面的母体生产。我做了一个较为大胆的解读设想:“谷神”即灵魂,灵魂在人类生命中也是不死的,灵魂是生命的根本。“谷”含有自下而上的生养意味,与“冲”相对。“冲”我认为有力量感,含有作用力、创造力和爆炸力的意味,指向万物之始和调控者——上帝无形之手,是自上而下的治理,地下可见的帝王也都有权柄。古代人说的“神”有不同的层级,这个“谷神”更指向最大的造物主,所以我想到用“圣灵”。
b 白玉蟾的解读颇有新意和境界,他联想到了人的“心”,还有心即宇宙的创造者,心和万物能联通的意思。“谷神不死(此心本无生死)是谓玄牝(同此一天)玄牝之门(念头动处)是谓天地根(惟心)绵绵若存(只是如此)用之不勤(无为而已)。天长地久(湛然无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心亦如是)以其不自生(此心长存)故能长生(本无生灭)是以圣人(我也)后其身而身先(无乎不在)外其身而身存(今古如此)非以其无私耶(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故能成其私(我即天地’天地即我)。”
我想到,那个“玄牝之门”就是我们的心。第六章那几句话,可以理解成:我们的灵魂是不死的、永恒的,意识能实现物质,所以圣灵和灵魂即是我们的元妙母体,它的门户,是心。心是天地的根源,此所谓:“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不自生”,主流解释是:不只是为自己而生存,或是说,不养育自己。我想到了更多角度,这即三大哲学问题的回答。天地从哪里来?天地要到哪里去?所以有上面那样的翻译。
-原文的其他关键词:
玄牝:古人把雄性的鸟兽称为牡,把雌性的鸟兽称为牝。
- 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 河上公注:“玄,天也,於人为鼻;牝,地也,於人为口。”后因以玄牝指人的鼻和口。
- 有人认为是天、地(如黄元吉),还有认为是真空妙有(如江希张)。
勤:听到雪漠说“勤”表示不执着,这从修行的关键来说,单独看是合理的。但是,我还是要结合“用之不勤”在此经典中的上下文环境来以经解经。第七章讲的天长地久,是紧跟着这个“用之不勤”;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和第六章的意思是一种同义反复,所以“不勤”类似“不盈”,我还是翻译为:无疲劳、无止尽。
-感悟2(现实启示):
a 联想到身体训练的一些功法。第六章,启发古今很多人去发展为一种内观练气、修丹的方法,尤其是道教的。我想到了“海底轮”、“生殖轮”。第七章的“外其身”,我联想到第五章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外其身”有虚空我们的肉体的意味。
b “天长地久”的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亲密关系和爱情,也是要不自私、舍己、利他。“爱”并不只是“爱自己”,爱是和万物一体,爱是促进万物(包括爱人和自己)的升华。道、天地、万物,彼此共存共生,所以长久不死。人如果融合到万物的大身体中,也是永生的;人如果生存在爱人、家人、友人的记忆中,他们是永存的。另,关于爱和天地养育的理解,想到《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里面,那个少年为了变成风而与沙漠、风、太阳和宇宙之魂的对话内容。
c“不自生”联系到“人”的意义。我们的生命来自道的阴、阳能量交感,而成为阴阳的显化,我们的存在是因为有道的能量支持。上天给了我们灵感、直觉的能量;大地给了我们理性、认知的能能。这两种力量融合,而形成了我们自性的创造能力。我们人的生存是承蒙了天地的养育,我们人的存在也是为了赞助“道”的运作,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肉体形式而生存着,我们人类是“有名”万物的治理者。想到这句话:“感知力、使命感、利他精神,是创造力的终极武器。”人在创造中,实现被造的价值。
d 结合《道德经》其他的经文,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道”使用的“器皿”,这肉体里面可能有罪恶的操控,也可能有圣灵的主导。真的让“神”做主,而不是自我中心的信徒,还是少数。我们也要多警惕自己的内在,让神在我们里面活,我们要成为真理的器皿,去做弘扬道的事情。请圣灵帮助我们识别和战胜我们心中的小我、老我和撒旦的、罪恶的、私欲的影响力。
e 每个人,尤其是政治位置上的人,如果能意识到人的渺小,才能变得伟大。因为通过平静的臣服在宇宙的大我中,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种族都认知到了本质的同一,并且也是与创造这一切的真理同一,那么每个个体即是宇宙全体的展现,每个个体即是无限和永远。
f 我们要牢记天地、父母的养育之恩。想到这里,无比感动。
-体验与讨论:
1 你从这些经文,有怎样的感悟呢?
2 你从现在开始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