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也出自于《朝花夕拾》。文章回忆了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
当我和鲁迅先生一样,读了那些封建孝道的故事之后,知道了封建孝道的荒谬,虚伪和残酷。在那个时代,做个"孝子”实在是太难了,还要不顾性命的感动神明。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鲤”一点也不真实。我和鲁迅先生一样,最反感的就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
“老莱娱亲”讲的是一个“老莱子”躺在地上玩“摇咕咚”,这个东西是不应该拿在他的手里的,这模样,简直侮辱了孩子们的天真浪漫的童心。"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就直接批判了“老莱娱亲”所体现的“伪”孝道。而玩“,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就值得同情。他的儿子才不到三岁,就要被埋了,但掘到三尺的时候,挖出了黄金一釜,避开了被埋的坏事。看完了《二十四孝图》之后,鲁迅先生也不想再做一个“孝子”了,却害怕自己的父亲去做了"孝子”。因为当时的家境正在慢慢地坏下去,常常听到父母愁穷。如果父亲也学起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也就是鲁迅先生,这种坏事也是没有发生的。
鲁迅先生怕看见他的白发的祖母,觉得他是与鲁迅先生不两立,对他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二十四孝图》原本是让“我”当个孝子的,可是当个孝子却如此的难,反映出对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愚昧。封建孝道,教育根本就是对儿童好奇心的扼杀。这也是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宣传白话文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