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思考的快与慢》一书写道,我们思考问题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快思考,一种是慢思考。
我的理解是,快思考处理一些思维模式内的事情,而慢思考则是处理思维模式外的事情。比如,看到有人笑了,我们马上会认为对方更可能是因为心情愉快(这个时候,可能都没有思考)。但是如果我们被问及,53乘28等于多少,大部分光用脑子想可能是不行了,还得掏出手机或者拿出纸和笔算一下。
那什么是思维模式呢?我觉得用一个词来互换就可以了——经验。小的时候,我们缺乏太多的经验,连一加一可能都要算半天。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很多原来需要慢思考才能完成的工作,调用快思考就搞定了。
但是经验这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了,这和遗传、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财富、机遇、朋友圈……等太多的因素有关系。即使一起长大的双胞胎兄弟,成人之后的经验差别也很多。
人有一个缺点——懒。这可能是写进基因里的东西。想想也是,在原始社会,吃了上顿没下顿,在没有足够食物储备的情况下,尽量还是少动为妙。
懒,表现在思考上就是什么事情都希望用快思考搞定。对于有经验的事情,用经验解决,对于没经验的事情,靠七拼八凑的经验解决,实在不行了,才调用复杂的思考模式来解决,可往往也会半途而废。
在已经没有生存压力的今天,多思考可能是更节能的方式,至少从长远看是这样的。
首先,用脑子想想肯定比身体力行的去做省力多了。比如写小说的人,动动笔就能描绘出千军万马的厮杀场面,但要拍成电影可老费劲了。
再者,做之前把整个过程先想好,把可能发生的困难都预料到,在具体做的时候更可能少走弯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软银的孙正义据说很年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一生都规划好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脑力劳动就是比体力劳动挣得多。这个理由貌似和节能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少输入多产出,提高单位功耗的产能,不就是最佳的节能标准吗?
我正在慢慢养成一种习惯,下结论之前先想想,或者干脆不下结论,只是把发生这种情况的各种可能性罗列出来,尽量不被那些所谓的“经验”绑架,匆匆忙忙得出结论。
前阵子我们部门的一个高级经理升职成了AVP,平时部门开会他都不怎么说话。就在上周的会议上,在VP讲完话之后,他作为“一个之下、万人之上”者,也说了几句。要在以前,我一定觉得他“够得瑟”啊,刚升职就不得了了。但是现在,我就会想,他竟然能那么快转换角色,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我得好好向他学习。
思考能力可能是一种“元能力”,也就是一切能力的能力,有了思考能力才能延伸出其他能力。有了深入思考,才能用眼睛看到更为真实、完整的世界;不断思考,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匆忙下结论不难,难的是能压住内心的冲动,让自己时刻保持冷静,先想清楚了在列出可能性,然后不断的深入分析,最后总结出最大可能性的结果。
聪明的一休的经典口头禅是:“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
遇到到问题时,我们也要提醒自己: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想想,再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