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妞妞没有哭了大半天还没有停下,而是哭了两三分钟吧,小嘴里念叨着“我想奶奶了”,小鼻子有点红。一双大眼睛闭着,声音尖利地喊出来,抽噎着,“我要给奶奶打电话。”
我拨通了视频,看到三姑后,孩子只会说“奶奶我想你了,你赶快回来吧。”打了三次电话,妞妞终于放下电话,大哭起来,就是两岸分钟的大哭。
今晚轻松多了,刚过10点就睡着了。我给三姑发了文字和图片,迫不及待来写东西。睡着的妞妞还会发出长长的抽噎的气。
今晚我是同一本书转移了妞妞的注意力,我来时看见她家一本《拼音版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是迫不得已,我真不想打开。果然内容不适合小孩子,什么“为什么要晒被子”,“为什么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为什么剧烈运动前要热身”。我大致翻了一遍,几乎找不到妞妞感兴趣的。只好硬着头皮给她读了几篇,除了第一二篇,她看我指头点到底了,其余的都没有听完。
想起成甲说,人类永远喜欢读故事。我搜肠刮肚,给她讲了两个苹果小时候的故事,小白兔采蘑菇,小白兔不给大灰狼开门。她听得很有兴趣。心里不由感慨,原来婴幼儿书籍是有所选择的,最好是故事性比较强的书。
下午时候,堂妹发视频,问问我带孩子怎么样,想着我很久没带过这么小的宝宝了。我看见她的房子,床,铺的单子和被子,还有她光洁没有皱纹的脸。听着她儿子天天去学双排键,又想起她儿子那一手好毛笔字,学习自不必说。
又想想自己这日子,要是也在县城买个房子或者两个房子,我也会像三姑,堂妹这样收拾地干干净净,用着质量较好的物品。而不是紧紧巴巴。是啊,那种不由觉得别人的东西好的感觉,不自知地冒出来。我有一阵子有点心里泛酸,我就是不如她们吗?
忽得一转念,收回跑远的想法。不和别人比,是个自己比。2019年我还是那个做啥都没有信心的人,觉得活着很虚空,干啥啥没劲儿。现在已然能有一些自我的想法和行动,努力放松地去和自己连接。我得说,娜,你已经做的不错啦。
你知道,这种飘忽的想法不由就会飘到孩子那里,唉,要是我的孩子也能像她儿子那样就好了。但其实,他是他,她是她。如果我父母因不知道如何滋养我的精神,如今我努力学着自己负责,不向苹果倾倒我的情绪,不就是一种进步吗?更何况,也没有几年,我的允许自己慢慢来。黄仕明老师说,对成长来说,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越是陈年厉害的创伤,越要温柔。嗯,这话听上去就很温柔。
今天下午妞妞喝冰糖雪梨的时候,瓶子一歪,洒到了床单子上。第一次是一小片儿,第二次一大片,我假装咋呼地去拿纸擦干。我留意到妞妞热切地看着我,似乎等着靴子落地。然而我没有责备她,而是面带笑容收拾了。后来她又洒客厅地板上了一些,我拿拖把拖了了事。在厨房里做饭,电饼铛插头插上电,一股焦糊味儿出来,人家烧了。我打算明天等三姑回到家再告诉她,免得她睡不着觉。
妞妞在厕所里小便,脚上踩到了什么。她说“要是我奶奶看见了,就会吵我了。”“你奶奶吵你啊?”她大概听出了我的异样,说“奶奶不吵我。”
我以为三岁的孩子不会意识到大人的情绪,嘿,我错了,她会敏感捕捉到。
想想这四天三夜,第一夜三姑在家,我都很平静。对我来说,是个觉察自己和孩子的好时候。假如我一肚子火气,我大概是无法这么淡定吧。
困死我了,明天继续吧。眼睛睁不开了,我没有为写东西卖命的感觉,手动笑哭脸。
我想到了感情中为啥会有撕心裂肺的感觉,因为小时候无意识的分离体验让人把恐惧埋在心底。只等到进入新的关系中,这种感觉被激活,让人体验到深刻的印象。
是什么?深深的依恋,简直就像我退回到子宫里,全身心仰仗你,在你面前软滩如泥。这对关系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对方接得住接不住,就看造化了。
但心里住进一个稳稳的爱你的人,就会让分离之痛大大减轻。所以,我还是觉得父母责任重大,在孩子6岁以前。因为你就是孩子的全世界。你对他笑,他就会开心。你吼他,骂他,指责他,他会难过,但不会停止爱你。
我突然发现,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如何爱人。因为即使他被打被骂,他依然会对父母忠心耿耿,依恋满满。成年后,我们很容易忘记如何爱人。总会不由把父母亲、伴侣、孩子,看成对立的而不自知。不然为何对这些话很熟悉“我就不信我还对付不了你”,“你硬,我比你还硬。”“你看我咋收拾你,叫你不听话”……
不行了,其余的大家自己发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