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 2008年7月5日
任总在PSST体系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华为的大多数人都很严谨,就像造万里长城,一块砖一块砖砌得很好。而消费品往往不需要万里长城”。
追光
一、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做工程商人
研发正处在一个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的时期。
我们应该承认,研发这二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和很多国际大公司的领导人沟通的时候,他们都认为电信行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他们没想到华为敢攀这个门槛。
更让他们不可想象的是,西方企业花了一百多年,而我们只用了二十年就达到了同样的水平。所以我们要肯定研发付出的努力、艰辛和贡献,要肯定研发领导的贡献,贡献的过程甚至是痛苦的。
现在我们已经走在了通讯业的前沿,要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其实是很难的。正如一个人在茫茫的草原上,也没有北斗七星的指引,如何走出去?
这二十年,我们占了很大的便宜,有人领路,阿尔卡特、爱立信、诺基亚、思科等都是我们的领路人。现在没有领路人了,就得靠我们自己来领路。
领路是什么概念?就是“丹柯”。
丹柯是一个神话人物,他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用火点燃,为后人照亮前进的路。我们也要像丹柯一样,引领通讯领域前进的路。
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过程中,因为对未来不清晰,可能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我们肯定可以找到方向的,找到照亮这个世界的路,这条路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
研发体系大多数人都是工程师,渴望把技术做得很好,认为把技术做好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简简单单地把东西做好,在研发中也许评价是不高的;而把事情做得复杂,显得难度很大,反而评价很高,这就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需要实现同样目的的服务越简单越好。我们要使那些能把功能简简单单做好的工程商人得到认可,才能鼓励以客户为中心在研发中成长。因此我希望大家不仅仅做工程师,要做商人,多一些商人的味道。
这个世界需要的不一定是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客户需求中大多是最简单的功能。
华为在创业初期是十分重视客户需求的。当时,客户要什么我们就赶快做什么,这帮助我们实现从农村走向城市。
但当我们壮大后,就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客户。客户需求量大但技术简单的东西,我们不去认真做到最好,反而客户不怎么用但技术很尖端的东西,我们却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做到最好,这就是工程师,就是以技术为中心。
西方国家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而不是技术。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技术。因此,在国内重技术轻管理,重技术轻客户需求,还是比较普遍的。但主宰世界的是客户需求。
我希望大家改变思维方式,要做工程商人,多一些商人味道,不仅仅是工程师。要完成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的伟大变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