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国共成长
怎样才能和祖国共成长?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所谓生涯, “生”就是活着, “涯”就是边际, “生涯”就是指人的一生,进一步是指人一生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则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然后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积累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如果我们能在中小学期间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以后将从事什么职业,并对这一职业和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我们今后在选择专业和职业的时候就不会盲日,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美国孩子从6岁就开始有了职业意识的开发,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在为自己长大后要从事的职业做准备,并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兼职工作。然而,我国意识到如何实践自己人生理想的学生只是极少数。
与父辈们相比,我们的思维更敏锐,视野更开阔,情感更丰富,知识更宽泛,生活和学习条件更优越。可同时,我们过于强调自我,过于依赖,任性固执,学业不精,意志薄弱,尤其是普遍胸无大志,并且很少为他人、为将来着想。因此,非常需要学习人生规划这重要的一课。
王明的故事
王明是一个喜欢足球的男孩,他在上小学时就迷上了足球,初中以后,他还参加了校园足球队,可王明的爸爸却坚持不让他去活动,说是怕影响学习,怕考不上高中,怕……今天,王明决心要说服爸爸,他希望走自己的路。于是他找出各种理由进行辩解。
“不行,不许去! ”爸爸不软不硬的声音传来,王明立即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倒在椅子上。拿起书本,他真想大声叫喊: “什么柳宗元、陶渊明,什么电流、电阻我都不要!我要踢球!哼!不让我去,我在家里也一样踢。”于是王明在家的门厅里踢起足球来。这一招果然灵验,妈妈急匆匆地赶来: “哎呀,你这个孩子,你就不想想,爸爸不是为你好吗?你不好好学习怎么考高中,考不上高中怎么考大学。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哪有好工作…”王明大声地说着: "妈妈你怎么就只知道让我考大学,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再说,我的学习也不错啊。踢球一星期一次,也就三个小时,我也应该轻松一会儿啊。就算我去考大学,人家也要多方面的人才,谁要我们这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榆木脑袋的"书呆子'呀!"”爸爸放下手中的活,终于开口了: “好吧!以后每星期六可以去踢球,但不能超过3小时。
王明想:以后到底做什么呢?如果能和足球有关系就好了。这样想着,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案例分析
这个故事中,王明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父母培养孩子首先要发现孩子的特长与爱好,不能学“泥人张” ,一味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父母应该要学根雕家。根雕家的艺术原则是发现、尊重根形的特点,然后经过艺术加工,使根形特点更为突出,更为生动,最后成为精品。所以,父母最好能够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而青少年自己,更应该为自己负起责任,要努力去发现自己的个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使一个人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H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性情及兴趣的才艺,但是不要一下子接触太多,要慢慢摸索。
在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之后,把它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联系起来,通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并进行安排,对于我们说,肯定有些困难,但是开始思考还是有必要和可能的。年龄小时,可以先有形象的榜样和美好的愿望,甚至可以有些积极的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再逐渐地深化。有一个一生的总体的想法,对于统帅自己的时间安排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王明可以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就会把足球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或许成为职业,或许成为业余爱好,因为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都会是很好的选择。
行动指南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自我设计的黄金期,及早设计人生才能实现理想目标。人生设计越早,成功基础就越扎实,那我们要怎样做呢?我们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生涯规划:
第一,分析自我。
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特长、生理特征、价值观等,也包括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等社会因素。
第二,分析职业。
分析职业的社会需求,因为职业发展必须依赖社会环境。成功幸福的人生往往是领先超前或同步于、融合于当代社会发展大潮。
第三,确定目标。
确认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即确认你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四,制定计划。
制定分阶段目标,和每个阶段的行动计划。总体来说,在不同的时期,需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不同,实现目标的措施也不同。总目标可分解为技能学习目标、文化修养目标、职业目标、经济目标、生活目标、情感目标、政治目标等, 目标越清晰,对目标的界定越明确越好。如一年之内读哪些书读多少书,一年之内在某一行业参加实践等。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能保证人生大目标不沦为空想,并在一天天的推进中逐步落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