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诗习作课课前纪实

儿童诗习作课课前纪实

作者: 向着快乐再出发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9:56 被阅读0次

      记得丛老师留下本次研究任务的日期应该是10月22日,当时正值手术初愈,刚刚上班两周,看手机比较少,当我看到丛老师信息时,大家已经热火朝天的选好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只剩下习作课,当时觉得自己肯定不行,因为我最怕的就是习作课,纠结片刻后,觉得既然是研究,就挑战一下吧,所以毅然选择了习作课,当时想因为孩子们那几日都在收集秋天的美,所以当时冒出一个想法,要写秋,当即定下自己的课堂主题——《给秋的礼物》,于是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秋的积累,从词语、句子训练,甚至丛老师后来发了几个三个关于秋叶的活动链接,我都以实践作业形式安排给了孩子们,只是我们做的粗糙了一些,但是从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功用到对整棵树的了解,还辅以图画、导图等形式的讲解,唯独没有训练写秋的儿童诗,之后也便不再提起。   

      本来预计周末好好思考设计一番,接到通知,活动延后,这下可给我的“拖拉”找到了借口,其实与其说是“拖拉”,不如说自己“学艺不精”,怎么个学艺不精,仔细想来,是自己对儿童诗好像真的不甚了解,简单说就是没有灵感,没有思路。    看看自己书架上的书,记得丛老师安排诗歌研究之初,推荐了一系列有关诗歌的书,只记得当时兴奋得很,当即拍了28本有关诗歌的书籍,但由于钟爱于古诗词,所以关于古诗词的书读的倒是不少,可是现代诗就被我搁置了,至今除了跟孩子们共读了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和金波先生的《绿色的太阳》之外,就再也没碰过任何一本儿童诗,所以现在想来应该深刻的反思自己。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是太喜欢吧。故而,一度作罢。所以昨日之前再没提及此事。   

      11月21日突然有了大致思路:我设想写雪,只要三个环节,第一:以讲座欣赏形式欣赏两首名人写雪诗。第二,是老师写雪诗,家长写雪诗欣赏,然后是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可是问题很快出现了,仔细一想,会不会孩子们该写的都写了,会不会就没啥可写或者干脆去仿写什么的?觉得这样设计又不妥,于是想到了丛老师,丛老师建议把家长和老师的诗放在后面,在丛老师的点化下我似乎又有了灵感。   

      11月21日晚,接到红梅电话的那一刻,我正在发高烧,因这几日事情多,没有备课,怎么办?绞尽脑汁,毫无思路,终于还是回归了原有的念头,既然10月22日自己想定主题为《给秋的礼物》,那干脆就定为《给冬的礼物》吧,题目定下来了,环节怎么办?我可是要为冬做儿童诗,可是大脑空空如也。吃了退烧药,稍事缓解,于是关起书房门,听了一段音乐,冥想了5分钟后,马上进入思考,其实小诗就是要贴近儿童,走进儿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基于这个想法,立刻进入课堂预测,我觉得应该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可能会需要一些照片,于是立刻在群里发消息,跟家长要一些有关雪的照片,但要求私发,很快,好多家长给我发来了照片,大略整理了一番。大脑立刻跳跃思考,何不让家长也参与写两首小诗(完全是上次古诗词的影响),立刻偷偷与一小部分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们表示很支持,还戏说这也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于是家长们就忙活了一个晚上。这项任务也算是解决了。    可是还没有具体的上课流程,怎么办?首先应该找一下主要要读的诗,迅速从书架上取下金波老师的《绿色的太阳》,金子美玲的四本诗集,《今天我想慢吞吞》《给孩子们的诗》,迅速浏览翻阅,将所有写雪的诗歌全部圈出,然后进行细读,从十几首写雪诗中最后精选了四首《淡雪》《积雪》《飞雪》《问雪》,诗歌选好了。 

      打开word文档,快速敲击键盘,很快出现了简易流程:1.思维训练。2.《荷韵》回顾。3.金子美玲诗歌四首《淡雪》《积雪》《飞雪》《问雪》美读感悟。4.总结儿童诗特点。5.观视频。6.写诗。7.展示。8.赏诗。    然后开始制作课件,快速选择好图片,马上制作成小视频,然后选择家长的小诗,精选了四首后,进行了细致修改。边做课件边用简易思维导图修改自己的流程,最后定为:会质疑、能比较、学写作、赏童诗、谈收获五个环节。   

      框架有了,细枝末节可就纠结了,直到讲课的前一分钟都在不断地修改当中,一直在思考,其实整个课堂怎么让孩子能写出来才是关键,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孩子们提炼出儿童诗的特点。只有知道了儿童诗有什么特点,才能进行写作?于是我并没有去寻找概念性的讲解,而是凭自己的阅读感受,预测到了会有以下一些特点:比如字数不受限制,不用刻意押韵,容易懂,想象丰富,可以分小节,比较有趣,围绕着一个中心。   

      继续预测,可能孩子们不会想到押韵,想象对于他们也很难,围绕一个中心就更难了,所以在这几方面我做了细致的工作,仔细的思考了之后,我觉得押韵可以直接用古体诗进行对比;想象丰富,恰好这里两首小诗里都有,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四首诗都给孩子们,太多了,不利于提炼特点,所以立刻减少到两首诗——《问雪》和《淡雪》。关于围绕一个中心,我决定跟我们之前学过的总分段式的课文进行一下比较,让孩子们想象总相当于什么,分又相当于什么,这样总就是题目,分就是这个中心句。   

      然后快速丰满了教学设计后,检查课件、音乐视频,可是总觉得题目不妥,于是斟酌再三,改成了“冬日话雪”,自认为比较赋予诗意,说实话,改完这个题目,自己的嘴角还稍稍上扬了一下下。就这样结束了儿童诗习作课的准备。

相关文章

  • 儿童诗习作课课前纪实

    记得丛老师留下本次研究任务的日期应该是10月22日,当时正值手术初愈,刚刚上班两周,看手机比较少,当我看到...

  • 主题学习策略(三十)

    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的操作流程 习作指导课的流程 1.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本周习作内容。 2.情景导入:选择适...

  •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课前热身:读儿童诗 猜测:这是一座怎样的老屋呢?看题目,你有什么猜测? 我们和托比 我们看看这首儿童诗的开头 小狗...

  • 线上课后反思和意外

    今天这节课讲的16课《散文两篇》课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词语,语音图片提交。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发现有的...

  • 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作业: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用字母表示数时...

  • 听三上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听苏老师上习作课。苏老师很用心,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场和学生一起做实验。 一、导入 1.谈话回顾导入:你做过实验...

  • 心舞课前带领纪实

    昨晚的心舞课堂上,我带领了一下课前的热身,效果还不错。 我自己的感觉就是不慌张,不紧张,多舞动,少说...

  • 张贵栓‖语文主题学习100问(48)

    48、习作指导课与习作讲评课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通常把统编版教材的习作策略单元称之为习作单元,统编版教材安排了...

  • 真实的美

    进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习作的要求更高了。每个单元的习作课前,我都要绞尽脑汁思考:怎样才...

  • 《写观察日记》反思

    又讲习作课,我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讲习作课了。每次的习作课,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没次讲完课,就有种充实后的快乐。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诗习作课课前纪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j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