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我抑郁了怎么办?
陪伴。而陪伴抑郁者的前提,是尝试去懂。你不需要“修复”对方,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他们谈论自己的感受,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帮助。
2、好想爱这个世界啊
“好想爱这个世界啊”,是抑郁症患者内心的挣扎,是对爱与被爱的呼唤。请理解他们突然间的情绪崩溃,请多些包容,给予他们可以喘息的空间,请用陪伴代替误解与指责。
3、最好的安慰就是不安慰
最需要的是另一个人的理解和共情。最好的安慰,不是站在旁观者角度讲一堆大道理,而是将自己代入对方的角色,体察对方在一段令自己不适的情境中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可能感受到的无力、疲惫和悲伤,如同一面镜子照出的内心。
4、生活需要享受孤独
正向和自由的孤独本质上是“积极独处”,一个人在拥有良好人际交往的同时,为自己保留一些独处时间,去观察、感知真实的生活,摒除外界信息,专注于思考和自我的精神世界。
5、冬天防抑郁和保暖一样重要
多做令你感到美好的事、多见令你感到美好的人,是冬季里最为重要的事。当你开始有意识主动地选择,一个冒着热气的红薯,也会给你带来热腾腾的希望。
6、能翻脸,是一段关系的底线
翻脸不是失去理智、六亲不认,而是用合理的方式,把自己的气愤、难过、不安直接传达给对方。也让对方清楚直接的底线。能够给与“翻脸”空间的关系,往往才是值得呵护的。
7、论表达内心阴暗面的重要性
表达内心阴暗面的必要性,就在于打破完美人设,撕掉贴在自己身上不合理的标签,接纳并展示真实的自我。
8、“抑郁”才是人生的常态
心理学家克莱因提出,人在心理过程中有两个位置:一个叫作“偏执—分裂位”,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停止思考,只想“甩锅”;另一个叫作“抑郁位”,当处在这个位置时,我们会对事情进行反思和深度思考。
因此,“抑郁位”是一个思考和认识自我的位置,这也是抑郁带给我们的价值和财富。
9、不笑,是我的权利
在想笑的时候笑吧,别总在应该笑的时候笑。
10、有时候,人只是缺一个可以哭的地方
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哭本身就在解决问题。
哭从不意味着脆弱,更不是坚强的对立面。想哭就哭吧!你总归需要一个尽情释放情绪的角落。
11、高度敏感的人群都有种天赋
心理学上,高敏感体质(Highly Sensitive Person)不是一种疾病或状态,而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拥有这种“体质”的人对他人的同理心更强,对事物的思考也更深入。
如果你是高敏感体质,不必迎合大环境的标准去满足他人的期待,你完全可以接受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找到属于你的“平和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