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起教育,每个人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在上学路上模爬滚打过来的成年人,都清楚中国教育的一系列痼疾,教育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引发无尽的争执与批判。然而,更迫切的现实是:为了让教育变成孩子当下的幸福,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教师、专家,能为中国教育的变革做些什么?
有念于此,真实记录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盗火者》一书应运而生。本书作者团队历时两年时间,走访了中国30多所大中小学,采访了50多位一线教师,访问了近20名教育学者。这些中国教育的革新者们,自嘲是一帮教育的难民,继承的文化资源如此之少,却为了救赎孩子和自己,硬着头皮搞新教育。当每个人说起中国教育都摇头时,教育界内部正悄然发生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这种来自民间新教育的冲击持续而坚定,传统教育模式的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在被重新建构,没人能预测改变的时间,我们能做的,是为改变做好准备,思考在一个新世界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杨东平说:“好的教育、以最低的标准来说,是一种善待学生的教育,是不以学生为故的,是不用考试和作业压倒学生并使其感到恐惧的。最高的标准是带着一种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理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以自由为最高目标。教育是点燃、照亮、唤醒、开悟、得道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的考个公务员,考个律师证、那都是形而下的。”
邓康延说:“一个人所受的教育、铺开一个人的命运。有哲人说:世界观对了,世界就对了。而教育则是让你在皮肤上感知世界冷暖之前,在心灵上先搭起世界观的台子。教育有生命,它是皮肤,知冷暖:它是眼睛、识明暗;它是心灵,辨善恶。不管去学校的路有多远,孩子都要背起书包;不管教育改革的路有多险,今天就要去攀援。”
熊丙奇说:“我们现在很多教育改革是走错方向的,说是改革,但后来发现都是反改革或伪改革。我评价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受教育者的权利有没有扩大。如果受教育者的权利扩大了、就是真改革;如果受教育者的权利没有增大,就是伪改革;如果受教育者的权利反而减少了,就是反改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