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橡树》赏析

《致橡树》赏析

作者: hebl | 来源:发表于2024-11-23 21:30 被阅读0次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2345天      2024—11—24

        舒婷的《致橡树》是从女性角度来表现爱情观的,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作一株木棉的形象,而爱的另一方表现为橡树的形象,诗人以《致橡树》作为诗的题目,表明诗的中心是爱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倾诉。凌霄花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种攀附他人的爱情模式,痴情的鸟儿是没有价值的单方依恋的爱情模式,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都仅仅是一味的奉献,这些爱情关系中的双方不是本质上的平等,当然也缺少一种独立性,所以女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世人认为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是一种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是一种既尊重对方存在,有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作者认为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才是值得追求的。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不被世俗的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致橡树》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部分(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最后)表达出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与憧憬。

      第一部分用绝不像、绝不学写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摒弃:一是如凌霄花一般,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依附式的爱情,一是如鸟儿一般对橡树一厢情愿式的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时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不管是泉源式的对橡树不求回报的常年慰藉,还是险峰式的满足于增加橡树的高度,衬托橡树的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如日光、春雨般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是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都不具备爱情应有之意。

        第二部分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爱情观的确立,诗人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对第一部分的种种问题做了神圣而庄严的回答,理想爱情中男女双方应该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保持独立的人格,你是一棵橡树,我就该是一株木棉,绝不能是凌霄花的藤。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女性便应该具有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双方要互为支持,分担苦难,共享人生(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在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观念: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橡树》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na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