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榜读书随笔散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4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4

作者: 漫漫求索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21:14 被阅读7次

    本打算将后面几章一口气看完,发现自己现在完全没这个能力了。学生时代一天一本书的速度只能在记忆中兴叹。我几乎拿不出整段的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来安心读书、写作。好吧,既然现实如此骨感,没好条件就利用一下有限的条件,继续坚持我的读书和日更计划。日行20里不行,日行2里总可以的。


    今天看完了基础阅读这一章。

    前面提到过,基础阅读是阅读四个层次的最底层,要求能看明白文字的意思。

    这个层次也分为四个阶段:阅读的准备阶段、认字阶段、词汇量快速增长阶段和阅读的成熟阶段。

    这一章我觉得非常适合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和年轻的父母们看,因为这对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非常有启发。我先介绍一下这四个阶段,然后说说这章内容对我的启发。

    1、准备阶段

    主要是身体、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准备,如良好的视力、听力,和起码的认知能力,还有注意力等等。

    这一阶段对应的是孩子的学前时期。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孩子能力发展的慢一点、迟一点不要紧。反而是有些家长在这一阶段没有给孩子打好基础就超前教孩子阅读,结果适得其反,给孩子后面的阅读和学习带来麻烦。

    2、认字

    能读一些简单的读物,比如看图识字。

    这一阶段一般在小学一年级。

    3、词汇快速增长

    学会不同目标、不同领域的阅读法,可以自己阅读除了课本之外的读物。

    通常在四年级时期。

    4、成熟阶段

    这里的成熟是指在基础阅读层次中的,不是指整个阅读层次。这一阶段一般对应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学生可以自己阅读,也准备好要学习更多的阅读技巧。但这时候还不清楚如何做更进一步的阅读。


    今天我的感想:

    家里有学子的父母们现在都很关心教育改革。关于语文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最巨大的变革。不久前,“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撂下一句狠话: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为什么做不完?

    一张语文试卷,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未来可能要增加到10000字。这个速度,没有经年累月扎实的阅读功底,能在规定时间内看完、看明白就不错了,更不要提还要答题、写作文。15%的考生做不完,完全有可能。

    干嘛要这么改?

    我觉得,所有不理解这次教育改革的人,如果能看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关基础阅读的这部分内容,就能找到答案了。虽然这本书是40年前美国人写的。

    这部分写了美国当时的教育困境:75%的高中生和50%的大学生存在阅读问题,需要矫正。注意,所谓的矫正阅读,是将学生带到他在小学毕业时就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程度,也就是基础阅读。

    我至今还没听说过中国有哪所高中或者大学里有专门对学生进行阅读矫正的。这说明中国学生阅读不存在问题吗?只怕不是。

    作者在这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一定要比一个人人识字的国家更进一步。

    本来,一个人大学毕业的时候,阅读水平应当能达到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他不但能够阅读任何一本普通资料,还能针对任何主题进行研究。但作者指出,通常大学生要在毕业后,再读三四年时间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这还是七十年代美国大学生的情况,现在美国大学生的阅读水平已经远超当年了。)

    今天的中国和七十年代的美国一样,经过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教育水平相应提升,文盲数量大幅减少。但是,这不代表我们也进入了阅读时代。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64本。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韩国15本,法国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国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不爱读书已经成了中国人的负面标签。我想,这和我们的教育长期搞应试化、填鸭式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教育改革将阅读摆在了重要位置,确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和文化素养。中国的家长也是一呼百应,千方百计开始重视阅读。

    希望我们的阅读时代,从此刻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u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