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友文有感二则。
*
三十七度光友友发文《为什么要活在当下》,谈了对“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感悟,很有见地。私下体会,留言如下。
吃水果,谁不想吃最好的?但对于如何才能种植出最好的果,一般人是不太明白也不太深究的,除非是种植果树富有经验的的果农。
因果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不仅水果,世间万物有情无情根身器界,都在因果定律中运行,概莫能外。
凡夫与菩萨的不同在于:凡夫不信、不明因果,菩萨深信、深知因果。
凡夫只怕果不好,不在因上努力,只想能得好果。菩萨只怕因没造好,他知道因不好果一定不好。
因果是器世界的一条根本定律。因缘生法。如是因、如是果。想得好果,你就得造好因。作不好的因,只能得不好的果,怕和怨、悔无丝毫作用。
所以说,老天公平,道公平。
人们学这法那法,其实真明白因果可去烦恼得快乐人生。懂因果的人多了,快乐就多了,成功就多了,病苦就少了,犯法的就少了,社会、环境就会和谐多了。因为明因果,人们就会去造好因、不造坏因了。
**
友友三十七度光在《打碎自己》文中,介绍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从改家人调整到改自己的心路历程,做得好,写得也好,很受启迪。留言写下些体会。
江山易改,积习难改。
改别人难,其实改自己也难。
七老八十天天闹别扭、闹离婚的也时有所闻。
这积习不是生下来之后才染得的,改变谈何容易,除非遇大变故、受大刺激、苦头吃的够多、或善根福德累积到位,自己觉得应该改一下了。
例如戒烟戒酒戒贪戒馋戒懒,改哪一样容易?
真的,就别想改别人这事。改伴侣、教小孩,来猛的、虎狼式的,行得通不?因人而异吧。效果好的也许有,极少。
最后还是调整自己吧,看不惯的,认了,少生气,弄得身心难受。
还是孔圣人说得有道理,无可无不可,凡事不以自己的标准论是非对错,自己不一定就是对的。
放大心量、大度包容,会让我们的身心更舒畅,生活更溫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