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霍韬晦先生:孔子《乐》教新解

霍韬晦先生:孔子《乐》教新解

作者: 赵云凯 | 来源:发表于2021-02-22 12:10 被阅读0次

编者按: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首重礼乐,犹以孔子删定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育,培养整全的君子人格。然文化断层,礼不合时宜,乐流于庸俗,霍先生直承孔孟心法,做现代转换。其创作性情歌曲,涤荡人心,回归性情,为现代人普遍干涸的心灵,注入甘泉。

《乐》的作用是美善人生,发挥创造力。

孔子深知人的气质必须从内里调适,以求顺畅安稳;换言之,生命成长不可无「情」的滋润。这就是《乐》。〈乐记〉云:「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和《诗》一样,人对外在的声音、语言、动作、节奏有所感,便会引起共鸣。

《诗》由此而生起志气,进而不怕艰辛,克服困难,以达成愿望,于是有行动力;《乐》则通过音乐和艺术形式的表达,更求感情上的超升,以开阔自己的精神世界,以游徜其中。

所以《诗》与《乐》是相通的;《诗》皆可以唱;《乐》皆可以舞。歌舞是一种创造,广义言之,所有的艺术都是创造。

〈乐记〉云:「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声」原来只是生理的自然反应,未成曲调,即「不成文」。由「不成文」而「成文」,这就是创造。

不过,创造是要有对向的,也可以说有目的的。最先可能只是表现自己的直接反应,然后加进表达自己的成长经验、自己的愿望、和自己的追求。这样予以提升开阔之后,内容便很不同了。创作能有这样的深度,就有共鸣。〈乐记〉说:「乐以治心,动于内者也。」的确是知者之言。

不过,正因为《乐》有这样的功能,从教育立场,便不能不从内容的正当性和正面性考虑。

孔子曾经批评「郑声淫」,这不是摆出道学面孔,而是人自身脆弱,经不起诱惑。所谓「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青春爱火一旦燃起,后果会很可怕。

同一道理,社会也是一个互相牵扯、互相影响的群体,一旦有邪恶的思想流行,刺激人的原始本能、贪腐欲望,失去理性,忘记礼义,也会变得疯狂。

所以〈乐记〉指出: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音乐,乐通伦理,「唯君子为能知」,所以「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徒知声而不知音乐之通向美善,便是禽兽。

我们何幸生而为人,又何幸具有成长生命的性情,乐曲起时,一唱三叹,余音袅袅,情动无涯,从中透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天地之间的庄严与和谐。

所谓美,决非只是音色之美,而是精神境界的善与光明。中正和平,潜移默化,使人成长于无形。

——霍韬晦先生。

相关文章

  • 霍韬晦先生:孔子《乐》教新解

    编者按: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首重礼乐,犹以孔子删定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育,培养整全的君子人格。然文...

  • 中国书院之精神

    霍韬晦 中国书院的精神在哪里?由孔子开始私人讲学,便是承担文化存亡的大业。孔子是因为看见文化的存亡有危机,所以出来...

  • 我为传统文化教育推广代言

    写给当代企业家 **, 你们好!在飞机上再读霍韬晦先生指导诵读文章,禁不住与你们分享几句。 邀请你...

  • 性情教育引领者--霍韬晦先生

    霍韬晦(1940年3月6日-),广东广州人[1],思想家、教育家、新人文主义与性情学之倡导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 “痛”——致敬霍韬晦教授

    您是从那书本上走出来的人, 随着时光走进了这二十一世纪, 带着满腔的对文化的大爱深情, 还有那双历史的千年之眼, ...

  • 抱绿山庄――全国首座国学养生山庄

    国学大师霍韬晦先生读书之所,已二十年。占地七百亩,湖山并美,茂林修竹,环境优雅,空间舒展。倘徉其中,俗虑全消。...

  • 《人文化成的社会——论唐君毅先生的教育理想及其现实的迫切性》读书

    今天终于学习了霍韬晦教授的《人文化成的社会——论唐君毅先生的教育理想及其现实的迫切性》这篇文章,也反复听...

  • 赵云凯:壬寅年春联及祝福

    千门万户曈曈日,又到新桃换旧符。恩师霍韬晦先生在世时,每年新春都会撰写对联,启迪人心。对联以干支纪年藏头,寓意深刻...

  • 霍师二七祭

    霍师(霍韬晦教授)离开我们有14天了。悲痛难忍!然而,我必须调整一下情绪,用心写下此文,以缅怀恩师。 ...

  • 《弟子规》新解6-4谁是真朋友

    《弟子规》新解6:【信】篇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孔子说,“益者三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霍韬晦先生:孔子《乐》教新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bh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