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前的大家庭里总有很多规矩,或者叫讲究。就拿平日里一家子坐下来吃饭而言,家里长辈不动筷子,晚辈是不能动筷子先吃饭。村里人家办喜事,吃饭时摆放的筷子也有说法,筷子得放在碗的右侧而不能在左侧。如果冬至或者清明祭拜祖宗时,那时的筷子得放在碗的左侧而不能在右边,这个千万不能弄颠倒。
小时候遇到亲戚朋友家请客喝喜酒,小孩子是最高兴的,难得一次开荤咋能不高兴。可喝喜酒毕竟不像在自己家里,一道菜一道菜之间总有等待的时候。小孩子嫌等的时间长,就忍不住用筷子敲打自己面前的空碗,叮叮当当好不热闹。可还没敲几下,家里父亲的“毛栗子”就挥舞在眼前。在大人的眼里,这样的敲碗很不吉利,这叮当声那是以前走在路上向人乞讨要饭的叫花子行为……家里给长辈盛了饭,不能把筷子直直地插在饭里,那会惹长辈不高兴。把筷子直直地插在饭里,那筷子如同是两根香,那是敬过世的先人的意味怎么能敬给长辈,那不是诅咒他们早死的意思吗?
每逢过年时,家里晚辈要给长辈磕头,当然这个头不是白磕的,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各个不同地方也有很多规矩,各不相同。这称之为风俗或习俗。
曾经宣传大家移风易俗,于是乎很多挺不错的传统习惯也被易掉了,也没人遵守了,把不遵守规矩作为潮流。有时还往往把不遵守规矩来哗众取宠,自鸣得意,显得自己酷酷的。时间一长,各种不遵守规矩反而是主流,遵守规矩反而被人看成是“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代名词。
上车不爱系安全带、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横道线的比比皆是。尤其是过马路不走横道线、不看红绿灯,很是让人气愤。有时真弄不懂,这样急吼拉吼的抢那么几秒钟过马路意义何在?你真的有那么忙吗?有时发现过马路走横道线最多的是小学生,学校教育很到位!反而是有些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还闯红灯,万一有个好歹后果难以想象。如今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矩落实得很到位,可作为行人也不能“得理不让人”,过个马路像逛公园那般闲庭信步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又有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既然订了规矩,还是照章办事比较好,否则定这规矩有何意义?
2021.2.2 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