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知识指南 总结
【输出实践】阅读15分钟+制卡35分钟+写作35分钟
到这里,《穿透式学习》的学习已经即将完成一个循环了。在最后,作者分享了他个人关于学习的知识指南,用清单列表的形式写了一个简化版,供我们参考。

1.奉行成果主义,关注产出。
要追问,什么是我造出来的,什么是我创造出来的。即便是讨论学习也要以产出为主。
2.深度复制框架,形成知识架子。
可以先借鉴、掌握、复制一个已有的知识框架,作为自己可以填充知识的架子,再往里填充知识。比如,书中学习之旅圆环,作者是先复制借鉴了英雄之旅作为学习之旅的架子。
3.关注位置,知识架子应留白。
留白,就是那些标记为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你知道的,可能不重要;你不知道的一些异常事件,可能更重要;你以为知道却是错误的,这是最危险的。
4.学透关键点,将所知聚成大块,写下来。
这三个部分是一个连贯、递进的过程。
学透关键点:真的学透了,我们才理解深刻,可以脚踩坚实的地方。
聚成大块:可以促使自己更加深入理解,这样记忆深刻,方便自己调用、取用知识。
写下来:将内学习的内容写下来,以后才能更正更新,可以修改迭代。读书笔记、PPT课件,入门指南、培训教程、操作标准、知识指南,各种的形式都可以。
5.学,舍得花大功夫;做,要克服困难与诱惑,坚持深挖一处。
这两句话就是表明了“扎死寨、打硬仗”的一种湘军精神。
就是我们除了要坚持深挖,还要灵活。脑子里要磨砺针对此事的锋利的问题钩子,勾出好想法,结出好成果。
完成一份知识指南之后,在知识世界与实践世界之间的循环已经闭合,我们要开始下一个学习之旅。这样看来,我们不一定是要把知识指南当做一个循环的结束,我们还可以将它当做一个循环、一段学习之旅的开始。
当我们将知识指南当做学习之旅的开始,我们在梳理与总结关于一个领域的学习感悟后,基本可以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知道哪些地方还需要花功夫去学,设定相应的目标,这样,我们会更加有方向、有动力去学习、更有效地启动下一个学习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