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246期【读书笔记】

第1246期【读书笔记】

作者: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2-08-31 13:50 被阅读0次

            《心力》读书摘录

                                        文/韩月娥

       

        在燕的推荐下,我认真阅读了邓亚萍《心力》一书,感触颇深,收获很大。现将其中感受深刻的金句摘录整理如下:

1.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长期的积极准备和目标明确的刻意练习可以改造自己,去获得看起来了不起的能力。

2.人生的道路很难精确规划,注重当下,在每个环节倾尽全力,自然就能迈上坦途。

3.好的心理状态对于从事任何行业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让自己能够从容冷静地去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真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4.各种重大时刻,你往往不是输在不够关注,而是输在“想太多”!奥运冠军必须要学会一件事:在正确的时候放空自己的大脑。

5.真正的赢家,会用思维阻断的方法,找到一件可以短暂分心并且全心投入的事情,主动给自己创造走神时刻。

6.赢家会用失败清单,说服自己确认“一切还在掌控中”。

7.少想赢的结果,多想赢的过程。正确的方法是关注过程,激励自己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一次转30度。

8.人的自信,有时来自“我是谁”的设定。你要帮自己找到一个好的角色,用这个角色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9.霸气就是唤醒你内心最强大的一面。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增强自信心,发挥极致的潜能。

10.别被媒体给糊弄了!每个人都有脆弱和不自信的时刻,我也不例外,而且没有人能例外。我们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们有方法去唤醒最强大的自己,否则,在瞬息万变的赛场竞争中你没有任何赢面。

11.好的对手会让你遇强则强。

12.你的关注点决定了你看到的现实。现实是什么样取决于你看待世界的角度。

13.竞争的意义在于竞,不是争。我们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就像在开车,你要时不时看一眼后视镜,但是你不能盯着后视镜开车。

14.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竞争才有激励作用。对手太弱,不足以给你动力,但是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竞争的强度过大,反而会让人直接放弃。其实竞争永远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目的是不断挑战,自我成长。

15.比偷懒更可怕的,是时间耗在自我责备中,同时还一事无成。

16.好状态其实是一种自信的循环。

17.盲目的投入与一味地模仿可能并不会带来成功。只有抓住事情的重点与本质,制定精确清晰的目标,才能轻松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18.真正影响最终水平的,是你训练的质量。刻意练习要求你的每个动作都有精确定义的目标和计划,而且要有有效的反馈。别傻练,先找到自己的优劣势,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提升。

19.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和伙伴一起学习、训练效率会更高?不仅是因为有人陪伴,更重要的是刻意练习中的观念,你需要有人和你一起随时复盘、随时给出反馈。

20.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就是运用“微习惯”,把那些复杂的、麻烦的任务变成一个个简单的小任务。

21.当你发现自己效率低下、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先别急着去责怪自己,批评自己不专心、不专注,应该试着去处理一件更复杂的工作。

22.我们日常的训练并不是以比赛为主,而是一个一个的技术动作,把它们拆开、揉碎,大量重复练习。

23.精准练习,离不开精准的反馈。如果你想提升某个技能,就得学会把这个综合技能拆得更细,在一个足够精细的方向反复练习。

24.比起一味的训练、跳跃,他会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总结。恰恰是复盘的质量决定了你练习的质量。

25.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的懒惰。战略是你努力的方向。记录、思考就是为了能让你一直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而不是每天做12个小时的无用功。

26.再多的方法,再多的诀窍,再多的分享,其实永远比不过“你真正开始行动”。

27.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但明天的失败也不等于你后天不可以成功。

28.人生的道路上,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就是要不断地归零。我们要有归零的决心,不要抱着“我曾经在非常好的学校学习过”的想法,感觉自己很了不起。要肯放下,肯归零。要想到自己是从零开始,保持勇往直前、拼搏向上的一种精神。

29.光有精神还不够,还得有方法、有技巧,更多的是要有观念的改变。

30.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用“失败者”来定义自己,因为每一次失败,都不代表他自身失败了,而是这件事情失败了。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1.遇到困难想退缩,这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但也是人的本能反应。所以,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不必感到羞愧,而首先得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我们才能驯化自己,改变思维模式。你要提醒自己:失败,不代表你个人失败了,而是这件事情失败了。失败只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2.输了又怎样,挫折是最好的鞭策,如果我们输不起,又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赢得起?

33.下一次出发前,要做好“失败的复盘”。对于每一次有意义的失败,把那些原本我们以为在控制外的因素变成控制内的因素,给出解决的方案。

34.对运动员来说,对每一个人来说,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输和赢其实都很正常。

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只有反思、反省,才一定是成功之母。

35.“不气馁,尽全力”。不要以输赢来评判自己,用表现来说话,永远把注意力放在下一颗球、下一场比赛上。

36.变化也不一定会带来新的机遇,谁能抓得住,就取决于自我调适和了解的时间。你越快反应过来,越早停止抱怨、付诸行动,你就越可能成功。

37.在没日没夜的高强度训练中,我学到的很关键的一个道理就是大脑会骗人。就像汽车仪表显示没油了,实际上还能再跑20公里;跑步跑到四五公里的时候,都会遇到第一个体能临界点,感觉自己肯定不能坚持了,但只要咬咬牙就能扛过去,而且之后能够更加轻松。越过了某个临界点,你的意志力和专注力就会重新提升。

38.为了让大脑进入状态,可以通过想象完全模拟具体场景的细节,让人的五感预先经历,在正式行动的时候更游刃有余。身体热起来容易,大脑热起来很难。

39.每一个体育项目都不只是体能的训练,一定是大脑和身体的同步提升。

40.对我们来说,退役前的每一年都是高三!

41.在做日常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把最重要的或者最困难的事情先做完,肯定比拖在最后做效果要好。我们常说“断舍离”,目标也要“断舍离”,把最重要的目标放在首位,先去完成它。

42.乐观、积极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

43.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44.赢球不难,胜利也不难。最难的就是被打趴下之后,还能鼓足勇气站起来。我这一生,别人记住的都是我在赢球,但我自己记住的,却是一次次的失利后我都能重新站起来。

45.不要让从名校毕业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我自豪的是,没有让“世界冠军”这四个字成为我一生中唯一的成就;我也祝福各位同学,不要让从清华毕业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邓亚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246期【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jd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