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一2.24
《经营十二条》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
在稻盛和夫先生之前,日本很少甚或没有人将“经营”和“哲学"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提倡“科学管理”,但是在很长时间内却没有“经营哲学”这样的说法。近年来,“经营哲学"这个词汇在日本、在中国开始流行,逐渐成为常用语。
这里所说的关怀之心,又可称作“利他”之心。不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必要时,即使付出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尽力。这种美好的心灵,即使在商业世界里,也是最重要的。但是,许多人认为,“关怀”、“利他"这类说法,在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事实上很难推行。可稻盛先生用“敬天爱人” “利他"等这样的处世宗旨,创建经营了京瓷和KDDI两个集团,并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辉煌的成绩。
个人观点
“利他" “关怀”不只适用于商场,职场和生活中同样适用。其实,这和我们中国人说的“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先有“舍" 后有“得" “利他" 终 “利己”;还有“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等等,这些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可以指导我们怎样更好的为人处事,怎样与周围的人和谐共处,时至今日,依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其实,我从小就对做生意、做销售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这可能和父母经商,我受到的耳濡目染有关。后来遵从父命学了我最不喜欢的金融,在单位虚度了几年的时光,一事无成,这也成了我至今最为遗憾的一件事。还好后来我果断辞职,遵从自己的内心,走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意思的是,每当身边的熟人朋友得知我想开店做生意,纷纷摇头,说我太耿直,不是做生意的料。哈哈,这是什么逻辑!做生意不正是需要像我这般诚实守信、踏踏实实做事这样的人吗?只有踏实诚信顾客才会选择相信你!现在可不是三十年前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那时即便有钱,想买东西也不太方便。而现在的顾客,头痛的是选择太多,所以只有那些产品有竞争优势、服务贴心、价格合理的东西才能为顾客所爱,既然这样,为什么非得是老奸巨猾的人才能做生意呢?也许这就是大家对经商刻板而又狭隘的理解吧!我的观点是生意买卖应该是双赢、互利互惠的,如果商家只紧盯顾客的钱包,打自己的算盘,而没有关怀、利他之心,真不知道那样的买卖能否长久?
还好父母很理解支持我的想法,之前爸妈辛苦在商场打拼二十多年,有了不少积累,最后因疏于防范而让小人钻了空子,对别人出手相助却落入了坏人的圈套,造成惨重的损失,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依然坚持自己经商做人的准则,没有怨天尤人,依然相信这世上还有真善美。
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人人都在创业、创新,期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个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时代,为了争夺市场和资源,各种吸引人眼球、让人眼花缭乱的营销、促销满天飞,让人真假难辨,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时刻都得擦亮双眼。也难怪,诚信在当今已是最稀缺的资源了,买什么、吃什么都不放心,真心让人觉得好累。
对于营销和促销,我觉得可以适当搞一些,不要有太多噱头。关键是要能了解客户的需求,站在客户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如果你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解决不了客户的实际问题,我觉得搞太多花招是没用的。
记得以前看过两个故事:一个是销售员推销有术,把冰箱卖给了爱斯基摩人;还有一个是推销员成功把梳子卖给寺庙的和尚。大家都把这两个故事作为推销的经典例子大谈特谈。其实,我和别人的看法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卖给客户的东西应该是顾客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销量,花言巧语让顾客买他不需要的东西。总感觉这种销售术不太地道,只为销售而销售,这和“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的宗旨有点背道而驰了。
以前,我很喜欢逛商场,特别喜欢买衣服。有时候店员推荐的衣服穿上身自己都觉得不合适,可有的店员为了销售提成,会拼命的鼓动你买下。其实,真没有必要这样,一件衣服,这个顾客穿上不合适,也许它就适合其他顾客也不一定呢!假如有的顾客被诱导购买了并不适合自己个性和气质的衣服,如有亲朋好友相问是在哪里买的?什么牌子?呵呵,那这种宣传是不是适得其反、变相在砸自己招牌呢?因而,凡事不要太急功近利,挣钱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学会做个坦坦荡荡的好人更重要得多。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只希望能通过不断的学习,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