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浅浅
一个人在安静的房间里读书。不知不觉中,就会将书读得很细。意识仿佛已经脱离了身体,不再受到任何束缚。书本上的文字有了生命,它在和意识进行一场极其私密地交谈。
隐隐作痛的肩膀,早起残留的困倦感,偶尔会提醒着意识,身体的存在,它有需要被满足的需求。
咖啡没了。
翻遍食品柜,才找到一包植脂粉含量较高的速溶咖啡。长时间喝不加糖不加奶的黑咖啡,已经养成不再习惯含过多添加物的咖啡。
壶里的水在沸腾,发出嘶嘶的声响。我犹豫着用剪刀将速溶咖啡条剪开,倒进瓷杯里,冲了一杯。用小汤匙搅拌后,舀了一勺尝尝,闻到一股不喜欢的气味,咽下去一点,剩下的吐进垃圾桶里。杯子里的咖啡直接倒进水槽里。
冰箱里的茶叶罐存有去年的绿茶。清明已过,今年的新茶早已上市。从罐里抓了一小撮茶叶,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了看,发现当初翠绿的叶子已经变成黑绿色,有种陈旧的气息。这是一个山区产的茶,初买回来时,喝过一段时间,因为觉得不喜欢它的味道过于清淡而不再喝。在洗净了咖啡的杯子里,放了一把茶叶进去。颜色虽然变了,但是清香的气味还在。由于放得多,口感好一些。会不会之前味道淡,是由于茶叶放少了的缘故?
读书进入状态的感觉很好。这样一直读下去,会很满足。
昨夜凌晨,为石黑一雄的一段文字激动难安。终于明白为什么喜欢普鲁斯特的文字,亦喜欢石黑一雄的文字。阅读两位作家作品时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在石黑一雄的文字里找到了答案,他曾经对《追忆似水年华》的“序言”和“贡布雷”两部分着迷,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并从中得到一些创作技巧与方式的启迪。
“这简直太棒了!”我用力地拍了一下柔软的被子说。当时,我正坐在被子里阅读。我不知道我在指什么太棒了。好像发现了一件什么秘密,心中照进一束明亮的光,有种顿悟的开心感。
“……最终,小说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诉说。这就是我对于小说的感受。你们能够理解我的话吗?你们也是如此感受的吗?”他说。啊,当然理解。当然。翻到扉页,又看了一眼早已熟悉的作者照片。“当然理解。”我说。当一位读者阅读他所喜爱的作者的作品,那细致入微的诉说与感受,可以跨越国度、时间与空间。
如果不是需要记录一些感觉,我想我不会愿意中断阅读。抱着红色封面的书籍,在泡茶的时间,也不忘将它带着。当手指弄到一点清水,会单手抽出一张纸巾,在纸巾上仔细拭干水份,避免弄到书本上,造成纸张发皱。
这样的时刻,写作,或者说是文字记录的需求,会使我感到一点儿冲突,一点儿苦恼。能够不受任何干扰地阅读多好。但是,感觉这个东西很容易消失。时隔许久再去回想,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及时地记录显得很必要。
有时,因为一件什么事情出门。匆匆披上一件外套。从安静的房间来到外面。胳膊的肌肤感受到衣袖冰凉的触感。而头发和面庞则被阳光快速晒热。暮春的清风中,白色的柳絮在轻轻飞舞。地面上有粉白色的晚樱花瓣。柔和的光线。正午寂静的马路。细微平静的感受如夏夜深邃的天空,萤火虫幽微的亮光。
要记住这样一些细小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