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区里催物业水电费,我妈替我交了。早上吃饭的时候,我看见了缴费的收据单子,赫然是个四位数的金额,吓了我一跳。
我问我妈:“咱家这个月用大功率电器了?”
我妈白了我一眼:“咱家灯泡坏了仨,你连修都不修,家里够省电了。”
我又问我妈:“为啥这个月物业水电费这么高?”
我妈拿过来单子一看,也是吓了一跳:“我交钱的时候没仔细看,我以为按年度交呢。”
带着一脑门子问号,我在小区业主群里发了一句话:这个月我家用了833度电,这个电表咋跑得这么快啊?一上午没人搭理我,看来邻里之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相处准则是对的。
到中午了,小区居委会主任回了一句话:要是觉得电表有问题自己买一块换上。
看样子,居委会主任挺委屈。
我一个同行哥们写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写完了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上午刚发了,下午就发现被自己的客户转载用作营销了。
哥们很不开心,就问对方:“你们干嘛要转载我的文章?”
对方振振有词:“好东西就要拿来分享啊,你平时不就是要维护我们吗?”
看样子,客户挺委屈。
昨天我媳妇过生日,我在网上给她订了个蛋糕。晚上蛋糕送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把蛋糕吃了。
结果今天下午,我妈给我打电话说,又送来一个蛋糕。
不可能赶上买一送一啊,我连忙打开订购页面一看,数量也没错。
没跑了,看来是送错了,多送了一个。
紧接着,商家电话打过来了,声明情况,然后要求把蛋糕拿回去。
我说:“蛋糕应该没吃,来拿吧。不过前提是我不保证我妈有没有拆开,要是拆开了咋办?”
商家说:“关键是另外有客户等着吃,真要是拆开了,那你得给我100块钱。”
看样子,商家挺委屈。
我表弟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前段时间一直在接受公务员辅导班培训,目标是通过招聘考试,捧上“铁饭碗”。
结果,考试结果出来了,落榜了。
表弟跟我见面的时候,义愤填膺地说:“我其实一点都不比他们差,就是因为他们是关系户。”
看样子,表弟挺委屈。
其实以上委屈的产生,无非就是要回归到一个“自我保护”意识上来。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即是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虽然这些词组是在精神分析学派中产生的,但是在整个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过程中,他们是通用的)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譬如在对一个问题的处理上,如果只是单纯的终结问题而不会有意识的去引申,那么很多人会敷衍式的撒谎,隐藏真实的信息不让人探听。
自我保护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不会恶意或很小几率中伤他人,影响他人。可是,自我保护会发展成为一种自我保护偏见。比如,人们有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个人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环境因素的倾向。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如果球员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扣栏,他很可能把这归因于他的随机应变和弹跳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他没有投中,他可能会认为对方犯规或地板上有汗迹,导致他错过了最佳起跳时间。驾驶汽车为司机提供了许多涉足自我保护偏见的机会。例如,下面是车祸的肇事司机的真实笔录。可以看出,自我保护偏见是显而易见的。
“电线杆一下子出现在我面前;我正要把车头掉转开来,它就撞到了我的车上。
一辆车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撞了我的车,然后逃得无影无踪。
当车尾碰到另一辆车时,我的车停得好好的。
我到了十字路口,一个障碍物跳了出来,遮住了我的视线,所以我没有看见那辆车。
一个行人撞到我的车上,然后跌倒在地上。”
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把他们的表现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把他们的表现归结于不公平的考试或坏运气;赌徒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技术,而把失败归结于倒霉;当已婚人士估计每人各做了多少家务时,把两人各做的比例加在一起远远超过了100%,换言之,每个人都认为他或她做家务比其配偶认为他或她做得多。
总的说来,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比对别人的评价更肯定,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完成一项技术工作的两人小组把好的分数归功于自己,而把差的分数归结于对方;当问及人们为什么有人不喜欢他们时,很少人认为自己有责任(如,那个人一定有问题),但当告知某人喜欢他们时,人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于他们的个性。
“展示出来的自我通常都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而人们往往真的相信自己有这么好。”
好了我说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