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祝福》: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鲁迅《祝福》: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作者: 少数人走的路 | 来源:发表于2020-09-27 23:56 被阅读0次

    在《祝福》​里,“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出现了两次,但它们出现的顺序是不正常的,又被成为倒叙。

    而且这篇小说严格说来也不是正常小说的结构。前面是很正常的时间顺序,第一天回到鲁镇,第二天第三天​都是外出拜访亲友,突然也不交代是第几天,竟然决定明天要走。这是一个时间的跳跃,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后面开始了倒叙。“我”想起了前一天遇到祥林嫂的事情。前一天遇到祥林嫂,“我”隔了一夜心里不安,于是决定明天要走。

    所以可以看到,要走的决定发生在同一天。文中第二次出现“决计明天要走”​,在时间上发生在第一次出现“决计明天要走”之前。

    见了祥林嫂,我决定要走,这是因为看到了事件​,看到了世道是如何毁了一个人。看到四叔书房的《近思路》,我又决定明天要走,是因为找到了祥林嫂悲剧的底层原因:吃人礼教。

    形而下的祥林嫂,因而上的封建礼教,在双重刺激下,“我”​决定了明天走。所以两个决定份量不同,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决定,那是再次确认之后的,是决然的,可是读起来也没有什么力量,气势上也不突出。

    其实不管是“决计明天”​还是什么时候走,“我”都不可能在鲁镇待太久,因为此时的“我”在鲁镇不过是个陌路人。如何见得?

    其实只要读了书,在外地上了大学,如今回到农村,也是陌生人,这种陌生感有两个来源。一是在空间上和故乡有了一段时间的隔离,难免陌生,很多亲友也零落了,二是在思想见识上和故乡的人不同了,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且看文中怎么表现这种陌生感。一是发现鲁镇上的人没太大​变化,除了增长些年岁,他们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还是和以往一样,而"我"喝了洋墨水,搞起了新文化。二是和自家的四叔也没了话语,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客气,无关痛痒的寒暄罢了。

    “我”​对鲁镇来说,依然是个外人,迟早要走的,只是没想到“祝福”了之后就要走,大概是正月初一吧。但四叔也并不留,可见两代人的隔阂。

    但“我”​也只能走,因为自己见了祥林嫂的惨状,也明白是什么在吃人,但“我”也并没有找到出路。醒过来的人,睁眼一看,发现无路可走,这就是“我”的心境。或者说,“我”为什么选择回鲁镇过年,无非是在外面寻找出路而不得,太过苦闷,想换换空气罢了。

    失落的“我”​不幸遇上了祥林嫂,被问到是否有鬼魂和地狱,“我”却支支吾吾,没有了少年的勇气,本该向祥林嫂宣传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但看到这个可怜人,有了顾虑,尽量想着照顾她的情绪。最后无可奈何,只用“说不清”敷衍过去。曾经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如今面对鬼神开始“说不清”?

    但祥林嫂就在见了“我”​之后就死了,死在了祝福的那一天,“我”又在思考,“说不清”的回答可能和祥林嫂的死有关。想多问一点祥林嫂穷死的经过,无奈自己继续顾虑重重,想到禁忌。

    “说不清”​是不是导致祥林嫂穷死的原因呢?我想关系是有的。祥林嫂那个时候已经是思虑过重的人了,一个“说不清”加重了她的思虑。如果说有鬼神和地狱,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在祝福这一天,祥林嫂就会选择死,好和地狱里的家人重逢。如果说没有鬼神和地狱,祥林嫂就会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活着的意义已经没有了,不如死了好。不管有没有地狱,祥林嫂都得死。所以“说不清”搞乱了祥林嫂的神经。

    然后,文章真正进入了小说的部分,开始专门讲祥林嫂的故事,写出了吃人的过程。“我”​回顾着祥林嫂的一生,看到了她的悲剧的原因,“说不清”带来的负罪感消失了,最后在祝福的鞭炮声中,竟然感到安逸舒服。

    整篇《祝福》​是压抑的。

    一层不变的鲁镇,吃人礼教的横行,种种人间悲剧,猥琐无力的“我”​,真不知道路在何方。

    “我”​终究是要走了。走到外面去吧,呆在城里,领着薪水,和现实隔着一层纱,这样或许好一些。走到外面去吧,好歹能碰上同志,或许能发掘某个很好的主义。

    回到家乡做养殖的一年,总总遭遇,看到的农村衰败,我的失败,我的离开,这些事情加一起,让我读《祝福》​也倍感压抑。

    或许祥林嫂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我们这些文化人,发现了问题,却找不到出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祝福》: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pr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