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因为手握重兵,招致君王猜疑,再由奸臣作怪,而遭杀身之祸名将贤相不可尽数,其中最出名的两个人,可能就是岳飞和诸葛亮了。一个武能打天下,忠肝义胆,可昭日月;一个智能胜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就是这样的名将贤相也不免受到君王的猜疑,一生夙愿,功败垂成,岂不惜哉!
诸葛亮之败,败在阿斗的不信任!阿斗作为历史上最“没心没肺”的皇帝之一,是不会主动怀疑诸葛亮的,这从阿斗被司马昭所擒可以看出,因为司马昭擒了阿斗后,在洛阳封他为安乐公。司马昭想要杀了刘禅以除后患,但不可以师出无名,便请刘禅吃饭,故意安排人跳蜀国的歌舞,结果刘禅的随从一个个掩面而泣,而刘禅却开心逍遥。司马昭很奇怪,便问他“此间如何,想不想蜀国”,想不到刘禅却说:“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因为这个回答,司马昭最终没有杀刘禅,而刘禅活到了六十四岁才死,成就了一段“乐不思蜀”的佳话。
诸葛亮那么撺掇阿斗不信任诸葛亮的是谁呢?是黄皓。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放在历史上,那就是“每一个昏庸的皇帝背后都有至少一个迷惑他的奸臣”,黄皓就是这样一位,正是他不辞辛苦尽心尽力的迷惑刘禅,才使得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魏国即将成功的时刻,被刘禅下令召回了蜀国,一代千秋霸业就此失之交臂!
诸葛亮,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可就是也难免不被信任,导致君臣关系紧张,若不是他智慧超人,恐怕也难免兔死狗烹的结局,更何况其他人呢?
南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岳飞)观岳飞之死,实在不是一个冤字所能描绘!只无奈君王没有重振朝纲之心,虽是为赵家天下卖命,却一样落得“莫须有”的卖国罪名!
宋高宗赵构然而,宋高宗赵构毕竟不是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可岳飞这样的大贤臣却依旧被杀了呢?还不是权利的斗争使然。岳飞北伐,誓要雪靖康之耻,一旦成功,救回的宋徽宗、宋钦宗往哪里放呢?尊他们为皇帝,高宗不愿意;不尊他们为皇帝,于礼制又不合;与其让岳飞救回两个皇帝砸了自己的饭碗,倒不会直接不救,偏安一隅,起码自己还是皇帝啊!岳飞不知道赵构的心思,但秦桧知道,这就是忠臣和奸臣的区别,因为忠臣心中只有国家天下、黎民百姓,奸臣心则会钻营着皇帝的小心思,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也是如此。
所以,岳飞必须死,北伐必须黄,赵构有错吗?人之常情而已。叹只叹岳飞生不逢时!
与诸葛亮和岳飞被猜疑不同,王翦和甘茂心中既有国也有家,所以事先对危险有所预判,这才使得自己被信任。两个人两套办法,都是很成功。
王翦首先是王翦。在战国末期,秦始皇倾全国之兵60万交王翦统领,让他攻打楚国。其时,秦国连年用兵,最精锐的兵力只有这60万了,一旦交给王翦,秦始皇就相当于孤家寡人、尾大不掉,所以心中自然担忧。他的这种心情被细腻的王翦看出,为求自保,王翦必须要让秦始皇放宽心,否则自己的家人必遭多疑的秦始皇挟持甚至屠戮。
秦始皇经过几番日思夜想,王翦终于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征后,不断地派亲信回去见秦始皇索要封地和钱粮,这等于是在说:“我为你秦始皇打仗,不过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背能够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况且都在你的眼皮子底下,你有什么好担心害怕的呢?”秦始皇表面厌烦道,“他王翦还没打仗,就要这么多封赏,实在不对!”但实际上内心无比高兴,“他王翦不过是个贪图富贵的俗人,以我并吞八荒之志、横扫六合之才,驾驭他不过小事一桩。”便如数封赏了王翦。
类似的事情曾经出现在韩信身上,即韩信向刘邦请封齐王的事情(另文详解),结果韩信因此被刘邦嫉恨,终招致杀生之祸,而王翦却得富贵和信任。
甘茂甘茂的做法和王翦不一样。话说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甘茂担心自己领军在外,有人诽谤自己,便对秦王说:“以前,曾参(也就是圣人曾子)住在费地,鲁国有个和曾子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误会是曾子杀人,便好心告诉曾子道:‘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可能杀人。’边说边镇定地织布。一会儿后,又一个人来告诉曾子母亲曾子杀人了,曾子母亲依然不相信并继续织布。再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同样的话,曾子母亲信以为真,连忙扔下织布机走了。以曾子的贤能,母亲对儿子的了解和信任,只是三个人说儿子的坏话,曾子母亲就相信了。现在我没有曾子贤能,大王您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子母亲对曾子的信任,而怀疑想要诽谤我的人远远不止三个人,我恐怕将来大王也必定如曾子母亲一样会扔下织布机呢。”
曾子秦王听了甘茂的话,深以为有理,便当众表示:“我不会听他们的”,然后和甘茂在息壤订立了相互信任的誓约。
四个故事中,名将贤相都是在为君王的天下奔波,都是历史长河中名留青史的杰出人物,可是两个人招致怀疑,两个人被信任,主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现在看来,恐怕是对君王的意志、人格和品行了解太少的缘故吧?可是为什么了解少呢?不能了解、不愿了解还是不必了解?应该说几个原因都有,但不必了解占据主流,因为在他们看来为国为民为君是第一位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