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现在应该还有绝大多数人,保留着这样的阅读习惯:
习惯拿着一支笔,逐字逐句的,去阅读书中的内容。
碰到觉得精彩的句子、段落就用笔划个横线。当一本书被划了够多的横线,那么阅读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毕竟我都已经如此投入,还做了笔记。
但是,书中的内容却并未进入到你的知识体系中,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你划的那些精彩的句子,深刻的论述,它们只是被你标记了一下,精彩和深刻是它们的事,而你什么也没有。
或许你的判断力非常准确。可这本你费了好大精力逐字逐句读完的书,可能在一个星期后,就只剩下些许残影了。
这种无效的阅读方式,降低我们的阅读质量,让我们陷入一种“阅读的收益与投入不成比例”的恐慌里。
从而对阅读产生消极与厌倦的心理。
那么如何从这种怪圈里脱离出来呢?
不同类型的书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下面介绍的一些经验,适合于那些,我们带着比较强烈的阅读目的,去翻阅的理论类或是工具书籍。
在阅读这些书籍时,有人经常是一章一节看的明白,但是当持续阅读下去,就越来越云里雾里,于是开始昏昏欲睡,再也不想继续。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联想我们上课时候会打瞌睡是一个道理。
当我们没有主动的去接受和吸收知识,为知识构建框架搭建练习。
而只是顺着老师或者是作者的思想往下走,被动的被灌输,那就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读懂或是不感兴趣的地方。
这个时候因为你处在一种游离状态下而并非在积极思考,自然就有钝感,昏沉提不起兴趣了。
在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整合自身的阅读体验之后,归纳有以下建议。
1.在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先对书的前言、序言、目录、后记等进行阅读。
其中,目录是比较重要的。
它会告诉你,作者在这本书中大致讲了什么,分为几个层次以及是如何行的。
从目录去把握全书的内容,能有一个俯瞰的视角,让你不会纠结于细节。
2.通读全书,边看边思考,并不断的提问自己一些问题:
这部分讲了什么?
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这部分与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或是前后文有什么关系?
我怎么看、怎么理解作者的观点?
但只要在心中默默思考,不必写出来。
适当给觉得精彩的部分划线标记,但不要停下来做笔记。
3.读完全书后,粗略再翻阅一遍。摘抄之前的划线标注,记录与自己的所思所想,想到什么写什么,不用在意有没有逻辑。
4.对着这份笔记初稿,结合书的目录,进行头脑风暴,回忆书的脉络结构,将笔记进行整理,使其有结构与逻辑,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这部分可再翻书查阅)
5.若想再加深记忆与吸收,还可将笔记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构建知识树。
这个方法看似繁琐复杂,需要不断整理笔记,但整理发生在通读全书后。
阅读时是不间断的不用停下做笔记的,所以实际上非常省时间。
而你有了心理预期,就不会因为纠结于一些细节而导致阅读的停滞与障碍,反而是节约了时间成本
而修改笔记,其实也远比你想象中要简单方便,不仅在过程中加深了你对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你的整理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
当你把一本厚的书读的越来越薄,复习起来也就越来越容易。你甚至可以只要早上花上10分钟,就能复习作者毕生的思想精华。
而这些知识也并有被压缩,而是存储进你的大脑,随时等候你的调动。
我是大吨吨,一个值得你关注的男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