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入一家书店后,你是不是漫无目的地在书店徘徊,或者只单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寻找?你是否会被新书的书架、畅销书以及海报所吸引而忘了当时要买的书的初衷?你是否会觉得在茫茫的书海中很难找到一本你特别钟意的书?
当把读过的书束之高阁以后,你是否已经说不出书中的内容?你是否也不记得你最喜欢这本书哪个部分?你是否无法说出这本书对你有什么作用,或者有什么影响,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你是否更不清楚这本书的优点,或者不足?
当你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遇到某些难题,或者要引用某段话语,或者想找到一些参考资料,你是否能在自己看过的书中准确无误地找到它?是否只是有大概印象,不得不翻箱倒柜?
我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但对于以上所有的问题,我都会回答:“是的,确实如此。”
为了不让读书成为漫无目的,为了不让读书成为无用之功,为了让读书真正成为好的习惯,为了让读书后都有扎实的收获,为了让学习更有效率,在5月25日到6月4日,我读了由奥野宣之著、张晶晶译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围绕着“信息一体化”的读书笔记这个中心点,分别写了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五个步骤。我想就这五个步骤,说说我的体会以及我是怎么实践的。
一. 选书——收集信息,列出购书清单
要选择一本书的时候,你首先要在潜意识里明白你为什么要选择它(就算不是特别明确,但总要有大致方向)。否则,就会被畅销书或者广告带跑,可能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这是选购一本书的成本。而作者就很好地帮忙解决了这一成本问题。
“跟书有关系的信息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里。”无论是看电视、跟朋友聊天、走在街上触景生情的时候,还是从报刊杂志以及书店等地方看到的广告、书评,又或者是你在某个手机应用上或者微信公众号里找到的推荐文等等,都可以作为选书的信息,记在你的笔记里。
比如,我在看《欢乐颂2》的时候,突然听到赵医生在向曲筱绡推荐《空谷幽兰》。顺便又从他的口中得知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在笔记上记录下来了。再比如,我在简书APP里看到一篇关于《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推荐,深深被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所震撼,又被父亲阿蒂克斯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所以肯定会将这本书记录在我的笔记里。
在这里,我非常推荐作者介绍的“枢纽书”——可以不断引领我们找到其他书的书。每个领域的入门书籍最后都会附上参考文献一览,有些书中会提到“作家某某老师所著的《**》中这样说”,有些书会有“向**准备的读书向导”,有些书会引用其他书籍,这些都是枢纽书。“作家每年出书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在书里介绍的书一般都在作者手里经历了重重筛选,一定是值得收藏的好书。以读过的书为起点接触更进一步的研究主题,可以引发连续阅读的过程、促进知识体系化,这种让读书永不结束的过程实在太珍贵了。”
比如,我读过李筱懿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就想找找她在文中提到过的张爱玲的《小团圆》《色戒》,也想从另一方面了解林徽因与徐志摩,那么就要读读他们的《徐志摩诗选》《人间四月天》。这就是“枢纽书”的好处。
除书中介绍的以外,我觉得还要充分利用起网络及手机应用来收集信息。比如,我们这里的简书app里的“读书”专题。再比如,手机上的读书软件。我现在用的是iReader。这里每个月都有推荐的好书,还能试读。后面会详细介绍这一点。
每发现一本好书,或者每有一个新的想法,都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在笔记里。作者也建议可以列一个表,来作为“购书清单”。表里面都标注“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这四栏。尤其是“备注”栏里,要注明从哪里得知这本书的;若是购买,标注“已买”以及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购买的。而且,购书清单也可以写在便利贴了,这样就可以随时添加在笔记本里,也可以随身携带,比较方便。
二. 购书——指名购买,高效率的购买方法
有了购书清单,就已经完成了“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第一步,你已经掌握了选书的主动权。
那么,为了节约读书成本,为了找到你真正想读的书,我们就要对购书清单进行筛选。
你可以拿着它去实体书店选购了。你可以把清单上的书通过书店的检索,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然后一本一本地放在书店的购物篮里,再在书店找个安静的可以坐下来的地方对所有书进行筛选。“确认好清单上的书以后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如果觉得‘这本书不买也行’,就把书名整个划掉;如果买下了,就在旁边标上‘已买’。”“买完想要的书后,在回家的路上把清单上的书目都标记好,那种舒畅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这也是指名购买的威力。
当然,也可以在网上购书。作者说,他只在网上购买内容已知的书。所谓“内容已知”,是指读过这套丛书之前出版的几本,或者曾经在书店翻看过该书,或者该书是人尽皆知的名著或者经典作品,或者自己曾经多次读过作者出版的其他作品。对这个观点,我表示完全的赞同。在网上不能单凭广告宣传以及内容简介来购买书籍,这样往往会造成书不尽人意,也是盲目购书的一种。
但是,众所周知,网上购书要比在实体店购书要优惠很多。就拿前几天来说,我在京东上参加了“满200减100”的活动而买了很多书,在打折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优惠。这是实体书店无法比拟的。
那么如何能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能选择到真正想要的书,又能得到充分的优惠呢?
我有两个办法。
第一,充分利用图书馆。现在的公共设施越来越健全,一般城市的各个中心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图书馆。那么,你就可以把在实体店的购书行为转移到图书馆里了。那么,你与书籍的故事就可以开始在图书馆里书写。
第二,充分利用手机的阅读应用。由于图书馆藏书可能有限,那么在图书馆里找不到的购书清单里的书,就可以在读书应用里搜索。然后,一定要试读。在试读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这本书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适合你。
进行完这两步,相信你一定会在真正想要与真正实惠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我也必须强调,网上购书的体会远远没有在实体书店购书的体会来得真切、印象深刻。还是不能忽略实体书店的重要性,它是一种无法言说与掩饰的美妙体验。所以,我有时也会忽略那些优惠,而真正去书店感受书籍带给我的美好与震撼。
三. 读书——做记号,确立读书重点
指名购买,就已经完成了“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第二步,你已经买到了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那么,就要探讨如何读书了。
首先,你必须明确你在读书过程中是要做读书笔记的。哪怕只有一句话,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读书笔记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可以塑造生活,读书笔记可以促进思想内化,读书笔记给你创造性思维……真的,读书笔记的好处有很多很多,它在以一种潜移默化地又确定一定肯定地方式影响着你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你只有开始做并坚持做以后,才能发现它的妙处。
其次,既然要做笔记,肯定就会带着“我的读书笔记要写点什么呢?”的问题去读书。就如同下图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然发现了另一片天地——这本书实实在在的益处,对你的益处。
接着,你可以开始在书中做记号了。书中给的图实在是太明确了,请允许我偷个懒。再上图。用“通读—重读—标记”,即“折一角—折两角—划线”的三步去做记号。这样,就有助于找到对你最有用的部分,且也避免了书中出现各种无意义的线条。如果日后想再看一遍那篇文章,就可以径直去找做过记号的那部分。如果没有找到,再去找折两角的部分,然后是一角的部分。
由于我不想把书弄得太乱,也不想把书有折角或者折损,所以,以上三步我会用“黄色小贴纸—红色小贴纸—荧光笔”代替。这样,书上就都是漂亮的小贴纸,还有很少的划线。外观看起来很漂亮。
同时,作者又介绍了“利用书签边读边写”“巧用标记区分对象”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的。但是看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找到一个统一的喜爱的方式,并把这种方式详细说明一下,记录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并要坚持完全按照此方法记录下去。如果有新的想法,就在第一页添加上,并继续坚持。如果有时模糊了、记不清了,你就可以在第一页查阅。长此以往,好的习惯就此形成。
四. 记录——写读书笔记,与书对话
读书并做好记号,就已经完成了“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第三步,你已经领略到了带着目标读书的妙处。下面就要做好读书笔记了。
作者介绍了两种读书笔记的方法。
1.“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简而言之,就是“摘抄+评论”的方式。
很多人会觉得手写读书笔记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也怕麻烦,但是有句老话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好比坐缆车和辛苦攀爬,虽然同样是到达山顶的方式,但一路上看到的风景必然是比一样的。与手机拍照三十本书相比,还不如实打实地用手写三十分钟记录一本书的效率高。只有付出了精力与时间,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在写读书笔记之前,要注意记录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然后,把你反复阅读后仍觉得重要的语句摘抄下来,不能够在后面写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但是,一定要记住,把“摘抄”与“评论”区分开来。作者是在前面用不同的形状表示,而我是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黑色中性笔”是摘抄,“蓝色圆珠笔”是评论,并且还在前面加上个荧光绿色的小三角。这样的美观,可以带给自己心情上的愉悦,也是能坚持写笔记的动力之一。
摘抄,是促进与加深对书的记忆;摘抄,是加深理解的关键步骤;摘抄,是获得原创思考的源泉。让我们边摘抄边评论吧!
2. 剪报式读书笔记
就是把书腰、信息卡片、书签、复印的书中内容、第三人的书评等等剪下来、贴出来。这样,可以增加读书笔记的多样性,也会增加你对这本书的记忆。
3. 针对不同的书籍选择不同的读书笔记方法
不是所有的书都要做第一、第二种的读书笔记,要根据对作品的重要程度改变笔记的写法。
纯使用技巧书——不摘抄,只标记评论并总结要点;
小说等休闲读物——直接分条书写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
……
五. 活用——制作索引,反复阅读
写完了读书笔记,恭喜你已经完成了“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第四步,这是最麻烦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一切的基础与保障。
接下来,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读书笔记了——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那么,如何重读呢?
想要简单回顾时——重读读书笔记
想回忆起耕读时——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想从头开始看起时——重读原书
那么,在什么时间重读呢?
要在固定的场景中重读。比如睡前或洗澡后,环境与心情都不是特别安静时;比如在出差途中。
那么,重读有何作用呢?
重读笔记,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是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是为思想增色,是在生活中的运用。
你可以利用笔记找到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写一篇你自己的书评;你可以利用笔记迅速找到你想要看的地方;你可以利用笔记进行信息重组,以便找到自己的创意;你可以利用笔记找到解决你困难、你忧愁的办法;你可以利用笔记对所有书籍进行筛选,挑出对你无意义的书籍进行舍弃。
你会发现重读笔记早已慢慢深入你的骨髓、你的血液,潜移默化地让你变得更好。
那么,怎么检索这么多的笔记呢?
很喜欢作者推荐的方法——“检索数字化”,即用电脑制作读书笔记的索引资料。
例:【12】080811 / 读书笔记 / 《江户300藩最后的藩主》/ 八藩和郎 / 光文社 / 【】【】
【笔记本编号】 /阅读日期/笔记类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关键字
由于用了日期记录读书笔记,所以笔记本的页码是不会变的。所以就可以为自己的文章找到准确的位置。我建议:用电脑中的EXCEL表格记录,这样就可以利用里面的“筛选”功能,对笔记时间以及关键字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找到相似的书来,有利于自己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还有什么方法呢?
以上方法适用于笔记特别多的情况。如果笔记还不是很多,可以通过直接在笔记本封皮贴书腰或书签的方式,以及在扉页添加目录的方式来寻找目标。见下图。
TIPS: 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以及26款实用文具
写到这里,你发现你已经掌握了“带着目的读书”的所有步骤。然后就是一些小技巧了。
关于这19个技巧与这26款文具,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我就说几个我印象很深,而且觉得特别有用的吧。
1. 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
读古典名著或内容较难的书籍时,更要注意抓住软肋。所谓“软肋”,就是入门书或解说版。还有图解版和漫画版。中等难度的则是大字版、注音版和精编版。
欲速则不达。其实读三本好懂的书比读一本难懂的书要简单得多。所以,如果太难,实在看不进去,倒不如退一步,看看这些版本:
漫画版、解说版、图解版、精编版、讲演录、对谈、大字版、现代译制版。
读过这些版本,你会发现看原版会容易很多,而且还有更大的收获。另外,其实,现在很多小说都翻拍过电视剧或电影,还有一些介绍书本的节目,比如《朗读者》,这些都提供了一些较好的方式让你发现好书,理解原版。我的宝贝现在在看科学漫画、历史漫画,就是一种更简单更能加深记忆更能吸引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科学与历史等。
2. 把书堆成山,读书不再难
要分类放书。未读的,堆放在一字板书架上;读过的,放在桌子上;读完且写完读后感的,就可以收纳起来,放在普通的书架上。这样,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可以督促你要抓紧写读后感了。
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类放书,而且一定要坚持住。
3. 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轻松
让你自己一直有一种感觉,就是“未读的=有外封的”。这样,你一下子就知道哪些书还没有读。而且将外封去掉,也有助于你携带书籍或者方便看书。将外封统一保管在透明文件夹或大一点的箱子里。这样做,可以在翻书皮的时候,发现自己许久读过的书,激起新的兴趣。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你的读书总目录,翻一翻也很有乐趣的。
4. 书架是读书生活的基地
图书要分类,书架也要分类。作者将书架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爱读之书一角:放入超一流的书。
二类,废弃书一角:放入再也不会读的书。
三类,读书笔记一角:这是放最近写的读书笔记。
这种分类方式,让读书成为生活必不可可少的一部分,省去了很多整理的时间,也提到了读书的“劳动生产率”。
我的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书中的内容; 也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在利用这本书上面的方法来写关于它的读书笔记。慢慢地我发现,书中对图书馆、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用处提及的比较少。我想自己做下补充。
图书馆
前面我也提到了,可以利用图书馆对“购物清单”进行筛选。其实,图书馆也可以完成书店的作用。对于喜欢的或者想读的图书,可以在图书馆里借阅。我们这里的图书馆,每次只能借两本书,为期两个月。我有时借来书,会认真做笔记,会写书评。若是发现已经吃透这本书,那么就不用再买了,时不时去重读下笔记就可以了;若是发现从这本书受益良多,或者是特别钟爱这本书,就会在网上购买。所以我说,去图书馆借阅是节约购书成本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网络及智能手机
现代生活已然成为了网络时代,人人都上网,都有智能手机。对于不习惯或者不喜欢常带纸笔的人来说,智能手机也可以帮助你记录自己的生活:走在街上突发奇想时,用手机短信或者微信功能记录自己的想法;看到喜欢的书籍介绍或者广告时,赶紧拍照记下来;错过电视上十分经典的演讲与节目,都可以用视频软件来补看;图书馆找不到的书,可以用读书APP去找,并且进行试读,实在喜欢了也可以购买电子图书;想看书籍介绍、书评、影评,用简书APP或者其他类似应用就可以轻而易举找到;你也可以在简书上、博客上、空间里等等地方发表自己的书评与文章;读书与否,也可以在微博上打卡,以便督促自己坚持下去……
但是,无论如何应用手机,都要记得整理,整理在自己的笔记里,成为永久的也易找的文字记录。
另外,我还推荐一款应用——讯飞输入法。这个输入法,可以将语音转换为文字,准确度高又快速。当你觉得摘抄的内容太长太多时,你就可以用这个输入法。看着你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变成文字,也相当有快感与乐趣呢。而且,这种记录方式也可以如同写字一样加深你的记忆。
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
已经很久没有看报纸杂志了,更很少有剪报;家里基本没有百科全书,只是单纯地遇到问题就求助网络;读书还是以自己的兴趣为第一;读书的速度偏慢,读书时间不充裕;读书笔记还有些冗长,不够精简;有时还是难免会冲动购书……
希望自己以后在这些方面上多下工夫!
结束语
白岩松说:“学习,相当重要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阅读图书,是首先筛选出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去攀登。”;蔡康永说:“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
所以,读书不能只接受自己喜欢的,也要去发现那些有深度却你不一定会喜欢的书。比如,你想要了解某种技术领域,过于专业而让你读不下去,但是也要坚持读,因为你想了解。比如,古典文学,有时真的晦涩难懂,但是你可以先选择简易版本来看,再去读它。
最后的最后,让我用白岩松在《白说》里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读后感:
阅读帮你打开世界,带你走出自己狭窄的空间。它与你的情绪产生共鸣,陪伴你读过一段时光,让你品味出无用为大用的乐趣。它带你面对内心,面对人性,面对生命。它还可以提供智慧、抚慰和解决之道,在你行走艰难时,为无门之处开门,让无光之处有光。
网友评论
看来,努力就一定有回报!我会继续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