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五
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的时候是两个或者三个,我们只关注一个)。聆听一个故事,就是短暂地间接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角。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会完全不同。
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例,无论是让有稻草房子的猪、有木头房子的猪还是有石块房子的猪,又或者是狼来讲,都是一个不同的故事(道格李普曼在他的书《增强你讲故事的能力》里指出了这一点)。
理论上说,如果你从有稻草屋的猪的角度,给狼讲了一个足够好的故事,狼就会理解这只猪是怎么想的,知道从这间稻草盖的房子里能看到什么。如果这个故事并不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无论如何,狼还是会“吹倒它的房子”。如果故事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比如说这只猪的妈妈和狼的妈妈是一起在博伊西长大的(我扯得有点远,是吧)──狼就可能会被影响到,让住在稻草屋里的小猪多活上一段时间。
叙述的过程,其实是叙述者和倾听者选择并交流一个特定观点的过程。当你想让人们去“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一个故事就可以将他们从一个视角带到另一个视角。开阔听众的视野,给他们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个财务经理可能只会看到,由于回访客户增多,相关费用水涨船高。对于一个销售经理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拓宽财务经理的视野,从而让他赞成这些花费。
一旦财务经理“看到”一次回访挽救了大量的订单──嗯,这就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不是吗?
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故事就是这样,让别人穿上你的鞋子出门走一遭,可能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你问他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理由,一个听起来很理性的理由,却与真正的原因毫无关系。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不要说做决定的原因了。
我们之所以那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都是这么做的。或许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我们要这么做,也可能是某一个瞬间,我们认定了这么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我们便跟着感觉走了。一旦养成了习惯很少再回头反思。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I,重述知识」
1、梳理拆页内容,整理出讲故事的角度有哪几类,并继续头脑风暴,将类别补充到5类以上。
2、说说你过去讲故事的角度常常是哪一类,为什么?
「A1,激活经验」
挑选一个你从来不曾尝试过的角度,改编前几天任意写的一个故事。完成后,说说你的感受。
【I】
我们往往会选择一个视角去讲故事或者听故事,但事实是,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会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可以从讲述者(第一人称)的角度、听者(第二人称)的角度、旁观者(第三人称)的角度、故事中任一角色的的角度等角度来讲故事,这样可以开阔听众的视野,给他们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也许还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我之前讲的两个故事都是从讲述者的角度和故事的主角的角度来讲的,因为我讲述的都是我自己的故事,并且故事都是以“我”贯彻始终。
【A1】
接下来我选择从我老公的角度来讲我们恋爱时的故事。
我是个不婚主义者,因为我不喜欢我的原生家庭,不想再拉一个人和我一起承担那些令人不快的压力。我想做一名浪子。
如果有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我也会去见一下,这样看来,我应该不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见过的女孩子,没有一个我有感觉的,慢慢找吧,遇到了就遇到了,遇不到现在这样也挺好。
有一天,大头说一个同学来北京工作了,叫我一起去吃饭,去了才知道,我和她高二的时候同班。在那之后的某天,她居然约我看电影,我难免会有一些想法:她会不会对我有意思?接下来,每次同学们的集体活动她都会出现,我也会更留意她,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几次接触之后,我发现她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大大咧咧、乐观开朗,和她在一起也挺开心,加上我们家都是在一个地方,感觉负担小很多。只是,听说她的收入蛮高的,她会不会嫌我工资低呢?本来我就很腼腆,不知道如何跟女生交往,加上这一层担心,算了,我还是不要妄想了。所以我一直没敢表白,万一表白失败,同学都没得做,而且让其他同学知道了很没面子。
有一天,她告诉我,有一个不喜欢的男生一直跟她问早问晚,正好那位男生来北京邀请她吃饭,她很苦恼。于是我开玩笑的说:“要不我冒充你男朋友和你一起去?”反正是句玩笑话,被拒绝也不会折面子。没想到她居然同意了,还问我:“如果是真的怎么样?”看来她对我也是有意思的,我高兴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好说:“你觉得呢?”她说:“我觉得你挺好的。”哈哈,就这样我们开始交往了,后来她成了我的老婆。
改编的过程,我觉得很搞笑,因为他的心理活动我全靠猜,而我的思想斗争,他完全不知道。
————————————————————————————————
我从2018年12月10日开始加入【RIA学习力】的便签输出学习。
今天是第3期第4天,我们一起阅读《故事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