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怀读书我遇见的作家故事和好书推荐
书后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人生该怎样

书后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人生该怎样

作者: 十三的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01:15 被阅读121次

曾经也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焦虑呢?生活多美好啊!

另一个人则对我说过:你知道吗?我有一种预感,你会越老越快乐的。

                             【刘瑜】

书后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人生该怎样

1月9日下午,我终于将《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读了很长时间,读地断断续续,同时也小心翼翼。我在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过这本书,对于这本书的兴趣源于维安的安眠集: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也就是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

《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是一本生活类的自叙集,收录的是刘瑜在2005-2009年之间的所有所思所感。这本书的故事很多、包含的范围很广,大到政治评价、小到一只老鼠。故事很零碎,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思想也很纷繁,没有太过激的言论。

我喜欢这本书,喜欢这本书中记叙的一件件小事、喜欢这本书中朴实自然的语言和描述。我始终认为决定一个人喜欢一本书的因素就是“共鸣”,这本书中的故事都很平凡,贴近着生活,从这本书中我能够找到很多其对于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同理心。我喜欢那种自然,不在意格式与禁忌的言论自由。

这本书的主要结构分为五部分,分别是:论他人即地狱、论自己作为他人、论人生意义之不可知、论爱情之不可能以及论社会之既不可知又不可能。刘瑜从这五个方面展示了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发着她心中的忧愁、抱怨、欢喜与思索。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不可知的东西,像“生活的圈”、“一边渴望自由却又更加不自由”等等,这本书有很多半截子的结论,从这些不完整的结论中我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纠结与无奈。

我最喜欢刘瑜对待生活的态度,那是一种被环境所困却能无拘无束、被热闹所围却能追逐灵魂的悠然自得。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章节就是《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刘瑜是一个孤独的人,孤独到燃烧。即使是在最繁华的纽约街道、即使是在最为著名的哈佛,她依旧孤独。她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会有高原反应。她也曾在她的日记里大言不惭的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她开始渐渐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看不到别人的黑;也渐渐不知道什么是黑,因为看不到别人的白,好像就这样,一个人越来越傻了。刘瑜的孤独就像一颗良性的肿瘤,它侵蚀着身体,却不会夺取生命。在异乡一个人的日子里,她一个人踩着自己生活的节奏,依旧写政论、博客、看书、回复一封封e-mail。我敬佩这样的她,谁会喜欢孤独呢?谁不会在一个人的日子里静静撑起生活的全部,即使是流泪也会踏实一步步往前走。

刘瑜不是一个乐观的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悲观。这本书中有太多的思想,充满着对生活挣扎与绝望。刘瑜太过审视自己的人生了,她懂得太多、看透得太多,谁会无聊到看透生活中的一切呢?她看透了爱的本质,爱是一种暴力,是人的非理性,是一种能够使被征服者在自我的废墟上协助征服者摧残自己的一种力量。她也看透了痛的本质,看懂了只有经历过深深的痛才能够明白生活的存在。她看懂了生活的怪圈,我们一边拼命守着热闹,却又想要挣脱自然。她明白美好的意义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却难以获得这种美好。

看啊,刘瑜真是一个太过透彻的人。看了这么多生活的实际,怎能不忧伤。如今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将一切看得那么清呢?可却有很多人把别人的“有病呻吟”当成无病呻吟,想到这,我真害怕那些叫嚷着反对毒鸡汤的人将刘瑜这本书的描述当成无病呻吟,因为那在我看来,真是对这本书的极大玷污,或者更加委婉一些,就是他们的快乐太过轻易,轻易到他们忘了珍惜,将之当做理想当然。

“焦虑”是这本书的主线,这本书的故事处处充斥着刘瑜的焦虑,对未来的焦虑、对生活的焦虑、对室友的焦虑、甚至仅仅是对那杂乱不堪的厨房的焦虑。

刘瑜为这本书写了后记,大体讲述了她写这本书的心路历程与所思所想。这是我第一本看后记而留下眼泪的书,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概是共鸣吧。我不是作家、不是学者、不是政治家,我无法写出精致的文字、不会使用华丽的辞藻,我无法站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也无法行走在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更无法身处繁华充满资本主义的纽约街头。可就是这样平凡到土壤里的我,却自大地从刘瑜的文字里找到了共鸣。

我仔细想了想原因,可能是这一年多经历了太多的事,这些事推着我走进了大人的思想世界。我经历过一段一个人的时光,那时光很耀眼却也很黑暗;我也经历过焦虑的日子,甚至至今也在经历着,所以看到刘瑜的焦虑不免想到了自己,看来日子真的是不好过。

刘瑜在后记中写道:“作为一个悲观的人,我常常以嬉皮笑脸的语气来描述这种悲观,以掩饰自己还死皮赖脸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带来的尴尬。别人往往记住了说话的语气,却忘记了这语气下的信息”。感同身受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这是我在生活中渐渐感悟出来的。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去多评论些什么,因为我也无法做到对每一个人感同深受,可也正因如此,我才更觉其艰难。

渐渐地,我也会原谅我的自私、冷漠和孤独,原谅老天爷让谁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谁,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或是比我智慧,因为它会把最美好的品质都给我。我会明白有些东西可遇不可求,甚至既不可遇也不可求。而我即使是身无分文也能够周游世界,因为我会向幽暗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不被书写的人生值得度过吗?不被审视的人生值得度过吗?

有人会说值得,也会有人说不值得。

可无论值不值得,生活还是生活,我们还是会日复一日地在睁开眼的那一刻将这个问题延续,也就是说,它是永恒的。

生活真的像是生活,它好在生活,却坏在太过生活。

相关文章

  • 书后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人生该怎样

    曾经也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焦虑呢?生活多美好啊! 另一个人则对我说过:你知道吗?我有一种预感,你会越老越快乐...

  • 《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甜蜜的恐怖》我个人也是喜欢看恐怖片,听张震讲故事,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作者思来想去只有两条...

  • 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写道,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从第一天开始,其实你就知道,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

  • 再“送你一颗子弹”

    回想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子弹”不一定是去伤人的,也可以只是出于自卫,警告危险的靠近吧。“送你一颗子弹”,在我...

  • 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是一本散文集。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

  • 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这真是一本好书,在图书馆借来看完后就想着去买一本自己收藏着。 本书的作者刘瑜,是一个别人家的好孩子,人大的本科,清...

  • ◆摘抄三

    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送你一颗子弹》 年纪不小了,该干嘛干嘛去,别一头扎进那美丽的忧伤,一边拼...

  • 《送你一颗子弹》刘瑜:一点一滴的牢骚聚在一起成就了生活这条河流

    在很多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引用“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 一度以为《送你一颗子弹》是本金句频出的叙事...

  • 读书 | 送你一颗子弹 (附书)

    送你一颗子弹:好坏与欣赏无关 送你一颗子弹。这样爽快的书名实在讨人喜欢,而且因为联想起某句歌词而触动我。Give ...

  • 2017-3-26

    送你一颗子弹 锻炼别分心去吧皮卡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后有感 |《送你一颗子弹》:人生该怎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sn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