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的我们也许都会陷入沉思,这是俞敏洪在一个现场演讲中说过的话,完整的是这样的:
“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的更好。
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同学是面对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
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能力,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来。
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当我们回首过往,会发现有多少机会因为胆怯而与我们错失,有多少机遇因为迟疑而与我们失之交臂,又有多少机缘因为不敢迈出那一步而与我们擦肩而过。
还记得刚进大学时,每个人都要做自我介绍,当辅导员问有没有人敢第一个上来自我介绍时,有个女生当即就举手了。
当时我心里的想法是:不做第一个,但也不做最后一个。所以我觉得这女生很勇敢。
其实这个女生也不是特别自信,也很紧张,手攥的紧紧的。可是她敢于去迈出那一步,做那第一个,之后她也一步步超越自己,积极竞选班干,参加学校组织。
我看到了一步步在变得勇敢的她,自信、上台不再那么紧张、工作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团日活动总能提出好的点子等,因为敢所以她能让我们记住,并让我在这一刻想到她并写下来。
《士兵突击》中有一句最经典的台词:“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做到!”
做到第一步是什么——是敢于去做。敢其实只有一步,从0 到1,从无到有。
1.从0到1,向死而生
为什么我们不敢,为什么我们无法完成从0到1 的跨越?
如果我们的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你是否有勇气去做那些想而未敢做的事?如果宇宙即将坍缩成奇点,你是否愿意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去拼一次?
精读君的词条“向死而生”中,曾让我们花几分钟去思考:如果从现在开始你的生命只有24小时,你会做什么?如果只有一个月,你会做什么?如果只有一年,你会做什么?
不敢是否可以变成敢?
犹记得刚进大学一个师姐与我谈心时,对我说的一句话:“其实你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但是只要你跨出了那一步就会发现,那些事情没你想的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难。”
师姐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勇敢的超越自己,每天都精神满满,感染着我。
那一步跨越便是从0到1,当你想要跨越的时候,不要臆想,只管勇敢的去做。就像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所说: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进行到底。
其实当你回过头来,就会发现如我师姐所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当你实现了从0到1,后面的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2.你愿意用30天来尝试一个新的挑战吗?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尝试做新事情30天”的TED演讲,演讲者马特.卡茨一开始, 便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讲述了他尝试做新事情30天的原因、他曾经所做的尝试、以及从中获得的心得。
他说:“当我在30天做这些挑战性事情时,我学到以下一些事。第一件事是,取代了飞逝而过易被遗忘的岁月,这段时间非常的更加令人难忘。”
随着他开始做更多的,更难的30天里具有挑战性的事时,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从一个台式计算机宅男极客变成了一个爱骑自行车去工作的人;他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他还说:“在我开始这30天做挑战性的事之前,我从来没有这样爱冒险过。”
他也曾在一个月内尝试写50000字的小说,每天写1667个字,在这其中也会有逼迫,但是他说:“你可能会被剥夺睡眠,但你将会完成你的小说。”所以他做到了,所以他的余生,不仅可以说“我是一个电脑科学家”,还可以说“我是一个小说家”。
他还提到:“当我做些小的,持续性的变化,我可以不断尝试做的事时,我学到我可以把它们更容易地坚持做下来。这和又大又疯狂的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无关,事实上,它们乐趣无穷。”
虽然他也会在坚持30天不吃糖果后出现巨大的反弹,但是他曾经尝试过,敢于去突破曾经不敢想的自己。
在演讲的最后他说:“大家还在等什么呢?我保准大家在未来的30天,会去经历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那么为什么不考虑一些,你常想去尝试的,并在未来30天里试试,给自己一个机会。”
如果连一个机会都不给自己,一次尝试都不给自己,何谈勇气,又何谈评判他人呢?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冒险精神,但我们至少应该学会改变,有勇气去改变,我们不可能做到一步登天,只要每天做到一点点,时间的积累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 自己。
也许有人说自己很好,不需要改变,安于现状,但人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果固步自封,与就这样走向坟墓又有何区别?
如果习惯了呆在舒适区,对自己太好,连逼一下自己都不肯做,等着生活来逼你吗?
生活那么长,那么远,我们可以有很多个30天
3.不仅要从0到1,还要从1 到n
还记得自己在看精读君的词条“N阶行动者”时,很受其中一个例子的鼓舞,一个普通人从2014年一月起,每天写一篇文章推送到公号,到2016年9月,而这三年除了100多万的文字成果外,1000天的坚持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他自己总结了在他身上的三个显著变化:一是写作能力与写作速度大幅提升;二是时间节奏控制更张弛有度;三是获得更多衍生成果。有哪些衍生成果呢?他建立了自己的付费社群,在三年的时间内人数倍增;不仅如此,因为坚持,通过经营社群,他得以认识更多不同领域的牛人,在更好的圈子里互相交流提升自己。
这便是从1到n带来的好处。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每天一个一分钟的音频分享,且仅仅一分钟也对自己要求严格;我很喜欢的一个平台《成长词典》,精读君每天一篇词条推送,到如今已经更新了600多个,词条内容涵盖各个领域,给我提供很多新词……其实有很多人都在这样一天天坚持着。
很多人都在说坚持,可是往往三分钟热度,只是完成了0到1的跨域,不能再前进一步。也许没死在初遇困难的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内心的无趣上。
我曾经也以为坚持跑步很难,总是跑了一两次之后就不想再继续枯燥的重复,可是真的强烈的想要保持这个习惯时,熬过自己内心的不适,与很多次的放弃做思想斗争,忍受着身体的酸累,坚持不再那么难了,它只是一件自己时刻放在心里想要去做的事,并且执行力很强。而且自己也越来越能发现跑步的乐趣,不再是因为别人说它好才去跑,而是真的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爱好去执行。
是什么让自己的跑步开始从1到n,没有夭折,是跑完后的清醒思考,是拉伸时燃烧身体的能量好像带走了内心的燥热,是跑动时漫无边际的想象或放空,或者仅仅是强烈的想减肥想要保持积极的生活。
其实这些都是,一件事情的开始总是需要找到足够的理由,然后把这之中比重最大的那个理由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给坚持动力。而我最终的动力,是跑步带给我生活的改变,从作息到态度,从习惯到生活的一部分,包括规律的作息和积极自律的每一天。
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更有哪些事情,是因为我们难以坚持所以没有实现的?
开始很重要,走下去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