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自己”,感觉外面人和家里人对自己看法不太一样,那么,哪个我才是真实的?在外面的我,常常带有目的,不是别人有目的,就是自己有目的,彼此交往难免失真。不能做“小事”,最终会眼中无小事,大事也做不了。
如果你还有机会做小事,就好好享受吧。“妄想”并非在说想法是错的,而是指出“想”是没有用的,即使对我有用,也不一定对别人有用,即使这次有用,下次不一定有用,面对这些几乎无用的想法,自己居然如此执着,还把它们和自己的情绪、尊严、价值绑在一起,因此造了这么多不必要的“业”,真正荒谬之极。虽然明白了,但不可能不想,若能事后觉察,随即放下,那真是庆幸不已,骨子里的傲慢是绝症,只是自己看不见。我们甚至会借自省之名沽名钓誉,感觉良好的,若是自我,就是逃避,画地自限。若是真我,就是面对,海阔天空。
每个人的自我领悟都有个过程,“早就跟你说过了”可以改为“太棒了,我为你高兴”,“太佩服了,我怎么没想到”,不拿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当真,是真正的幽默。对自己的事要认真。认“真”,就是接受自己,承认自己就这样,凡是对别人的有所不受,必然在自己身上有对自己的“不受”,接受自己,是一条觉悟之路,在“经济挂帅”的年代,很容易“因为-所以-然后”的三段论。生活需要“空”和“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