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以前的博文,2014年的1月1日,我写了关于韩国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啊》的博文。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当初看这个节目时候的点点滴。
韩国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啊》已经停播了一年多了,中国的《爸爸去哪儿》据说也已经不会在制作了。但是这个节目给我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没有看过《超级女声》,没有看过《中国好声音》,没有看过《中国最强音》。总之,我是一个不喜欢综艺节目,没有特别喜欢的明星的人。
但是就是我这样一个不怎么看综艺节目,没有特别喜欢的明星的人,变成了爸爸和孩子们的忠实粉丝。每周追着看中字,看完了所有阿爸和孩子们的所有能够找到的中字视频,学会了逛贴吧,关注了微博,不放过任何一条微博。身边好多人看这个节目,都是被我影响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变成一个综艺节目迷,而且还是韩国的。
第一次看《爸爸我们去哪儿》是清明节来成都的时候,在同学的寝室里面看到。那个时候只是觉得很搞笑,后来回学校慢慢地从第一次旅行开始看,渐渐地被阿爸和孩子们感动,渐渐地喜欢上了阿爸和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后来节目又播出了第二季,但是和很多爸爸粉一样,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季。
第一季无疑是最经典的,孩子性格各异,爸爸的性格各异,父子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各异。每个人都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自己想要的样子和想要的亲子关系。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也是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
在民国父子和俊儿父子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和父母的样子。
民国是五个孩子里面年龄最大,也是家里面的长子。很多人都觉得民国性格有些懦弱,一个大哥哥在前几期节目就总是哭哭啼啼的。
也许是作为老大的惺惺相惜,我特别理解和喜欢民国。
民国喜欢哭,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家中长子,从生下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性格确实有点懦弱。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从其他方面来看,他并不娇惯,有领导能力有但当。在我看来他爱哭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爸爸缺乏但当和男子气概,导致民国爸爸这样的性格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爸爸是家中独子。
参加节目的时候,按照中国年龄,民国也才8岁,还是个小孩子。但是不靠谱的爸爸却经常出错,冬天带了夏天的帐篷,不会做饭;运气也极差,总是抽到不好的房子。但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因为其它父子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关键看爸爸怎么处理。
民国的爸爸的处理方式就是有点消极地去面对这件事,不会想方设法去改进,告诉儿子虽然我们遇到了不好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善一些,爸爸是你坚强的后盾。在民国爸爸这里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感觉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放在了一个糟糕的情景之下,独自面对。
一个8岁的孩子,在一群孩子里面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而他的父亲又不能给他强有力的支持和安全感,哭只是一种释放和表达的方式。
相同的情况,俊儿父子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俊儿爸爸虽然很懒散,经常睡过头忘记取食材,但是面对这些情况,他会去寻找这件事情好的一面,然后做一些事情去改善,他有一种让人觉得很安心的强大能力。
俊儿的应对方式和民国也不一样,他有着超出他的年纪的冷静和面对问题的能力,以及默默承受的能力。因为父亲很严厉,又忙于工作,所以和儿子相处的时间少,儿子对于父亲更多的是敬畏。所以当不好的情景出现的时候,父亲没有首先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或者说他根本就不会想起父亲,而是自己去解决和面对。
我初中的时候我父母就外出打工一直到现在。加之父母没什么文化,诸如升学选学校选专业之类的事情,全是我自己做主。所以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就是,什么事情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一个人面对。
所以,在民国爸爸和俊儿爸爸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父母的影子,一方面生活所迫她们不能在我的身边陪伴我的成长,给予我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她们的能力也决定了在很多事情上她们不能给予我支持。而作为姐姐,从小我就被教育要让着弟弟,要保护弟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性格和俊儿很像。看着俊儿,就好像是在看我自己。
这种孩子,不会哭不会闹,是家长们都很喜欢的非常懂事的孩子。学习不用父母操心,也不会违反任何纪律,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会要,遇到别人喜欢自己的东西就算自己心里很不情愿也会给别人。
这种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所以我理解民国,我并不觉得他哭有什么不好。我宁愿俊儿在不开心的时候哭出来,在爸爸赖床的时候哭出来,在爸爸没有拿到食材只能吃土豆的时候哭出来。因为哭真的是孩子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了。
另外三个孩子和爸爸的互动,是我很羡慕的。
厚和爸爸之间像是朋友的关系。爸爸非常尊重儿子,会站在儿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兄弟特辑的时候,爸爸担心儿子没有兄弟姐妹会不适应,就自己当儿子的哥哥,告诉儿子有什么事情就找哥哥。厚也是非常会沟通的一个孩子,他有疑问不会一直闷在心里,会找父母去沟通。这也得益于父母以一种朋友的身份陪伴他成长。
西。节目中的很多游戏,俊秀不愿意参加,爸爸也不会强迫着他参加。但是只要是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会非常投入地去做,尽全力做到最好。
智雅是唯一的女孩子,爸爸是女儿控,智雅也非常粘爸爸。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讲,孩子与异性父母的关系和互动方式会对孩子将来的异性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一度很羡慕智雅,因为我的爸爸是个不善言辞不善表达的人,无论是当面沟通还是打电话都是硬邦邦地那几句话。甚至有段时间从我妈换到我爸接电话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尴尬。
也是通过这个节目,我不仅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和父母的影子,还跟着他们一起成长,慢慢地接受不完美的父母和不完美的自己。
我得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父母的不完美,是因为他们父母的不完美。
民国的爸爸是家中独子,从小就有爷爷奶奶、父母和姐姐们宠着,性格上偏弱一点可能就是由于他成长于这样的环境。通过他的采访得知,父亲也是不善于表达的人,与自己的沟通也很少。
俊儿爸爸很小的时候父亲不辞而别,妈妈带着他和姐姐们一起生活,寄人篱下,生活颠沛流离。父亲角色的缺失,一方面让他缺乏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也让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对儿子要求自然比较严格。现在又要养3个孩子,不能放松工作,所以陪儿子的时间自然很少。
而我,也开始理解我的爸爸。在我爸爸和爷爷奶奶的互动中,没有父子和母子之间的温情,更多的则是像陌生人一样的客客气气。妈妈说,爷爷奶奶不喜欢爸爸,所以爸爸也不喜欢爷爷奶奶。可能是由于“皇上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也可能是其它的原因,总之,爷爷奶奶不喜欢爸爸。所以他们之间的互动都是客客气气地,除了必要的沟通,不会有多余的一句话。
一个从自己的父母那里没有得到正向情感的人,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孩子相处,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爸爸成冬日参演的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二女儿成德善不仅天天受到姐姐的欺负,还受到父母的忽视。像每一个位居中间的孩子,上有学习优异性格强势的姐姐,下有年纪小的老幺弟弟,父母总是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姐姐和弟弟的身上,忽视了二女儿也喜欢吃鸡蛋,忽视了二女儿也想单独过生日。二女儿也习以为常了,总觉得自己默默忍受,父母就会记得自己的付出与好。
终于有一天,发现大家都习惯了自己的忍让,父母还是一样的忽视自己,她再也忍受不了,在父母用给姐姐的生日蛋糕给自己过生日的时候爆发,一吐所有的不快与委屈,然后夺门而出。
我们家只有2个孩子,父母也不偏袒谁。但是我想,作为父母,其实也没有偏袒谁的想法。只不过父母的精力有限,分到每个孩子的身上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无论是姐姐还是弟弟,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感受到忽视。所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就是德善,她的委屈好像就是我自己经历的委屈。
后来,爸爸找到在外面坐着的女儿,给女儿道歉。“爸爸妈妈对不住你,是因为不知道。对老大,要好好教导,对老二要好好关心,对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们女儿稍微体谅一下。我女儿长得这么好,什么时候, 成了如此美丽的姑娘,还上电视,漂漂亮亮地化妆,话又说回来,我们德善是要嫁人了,爸爸好难过,该怎么活呀。”
听到成爸的话,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哭了。
是啊,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没有人教他们应该怎样去做父母,甚至他们还可能在自己的父母那里受到了伤害。
开始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父母之后,心态就会平和很多。追了这个节目一年,跟着5对父子(父女)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改变。
有一集,厚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问爸爸,你真的爱我吗?这在大人看来或许是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但是在这个小小人儿的心里,却是埋藏了很久的秘密和疑惑。爸爸为什么长期不在家,是他不爱我吗?是我不乖吗?
终于得到爸爸的肯定回答之后,这个小小人儿满脸的高兴。
我想起小时候邻居总喜欢开玩笑,说我是爸爸妈妈捡来的,开始我不相信,后来他们的谎话说的越来越真,我就当真了。我挂着两行泪珠子去问妈妈,我到底是你们生的还是捡的?
虽然当时就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来我也没有再怀疑过我是捡的,但是仿佛潜意识里还是有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在与父母发生小摩擦的时候可能会闪现,让我怀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爱我。
当厚问爸爸的时候,我也充满着局促与不安,仿佛又回到小时候那个时候,我问我妈妈我到底是生的还是捡的。
当厚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仿佛事隔几十年后,我再次从妈妈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而且这一次的肯定是真真实实的,连带着潜意识里面的那一份不安也没有了。
第一集节目,面对即将到来的和爸爸两个人的旅行,俊儿充满了担心。在开始的几集节目里面,也可以感受到俊儿和爸爸之间的陌生。但是随着节目的进行,俊儿和爸爸之间越来越近。爸爸说,以前俊儿放学回家要是碰到自己在家,都只是很恭敬地叫一声阿爸。后来旅行了几个月之后,看到自己俊儿都会开心地大叫着阿爸跑向自己。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父母也是需要孩子的积极反馈来鼓励自己的。而我自己,却几乎没有给过我爸爸积极的反馈。
我前面所说的每次接我爸爸电话都会尴尬,这种尴尬不仅仅是因为爸爸的不善言辞,也是因为我自己的不善言辞和我改变的无能为力。也就是说,我明知道是这样一种状况却没有做些什么去改变这种状况。如果父母的性格能够带来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子女当然是很幸运。如果父母不能带来良好的亲子关系,子女就只能被动的消极接受吗?如果作为女儿的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也有责任去积极地改善这种关系,不是吗?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满满地从我这边开始改变。
以往一般都是我妈妈接电话,后来我每次都会让爸爸接电话,会跟他讲我的事情,很多事情也会拿出来和他讨论。
我能感觉到爸爸其实也意识到了问题,所以他也在积极地想要和自己的女儿儿子变得亲近。就这样,我和爸爸之间的关系慢慢地一点一滴的在进步。
最近一次住院,爸爸还特意发短信逗我,明知道我扁桃体发炎不能吃辛辣的东西,还发短信说她和妈妈在吃火锅,问我想不想吃。
我放了短信的截图到朋友圈,大家纷纷说,你爸爸好逗啊!
看着他的短信,我真的挺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之间更加亲近了,还因为,这种关系的变化,对于爸爸来说,也是一个他接受自己的过程。由于爷爷奶奶不喜欢他而造成的心灵的伤痕,正在慢慢地愈合,告诉他自己,他也是一个值得被爱的小孩。
也就是在追这个节目的这一年,我大三,学习了《家庭社会工作》这门课程。从很多理论来讲,一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会对这个人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现实生活中,有时候这种影响并没有那么深远,我们的童年经历并没有将我们打倒。
成为某个孩子的父母,成为某对父母的孩子,这件事情我们都是第一次做,没有预习的机会,也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都是在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如何去做父母,如何去做儿女。
而我们绝大部分人,终会适应彼此,成为对对方来说最合适的父母和儿女。
因为爱始终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