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宫廷剧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无论是《大明王朝1566》还是《万历首辅张居正》,导演不断以各种艺术形式给我们呈现那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王朝。不论是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还是明神宗朱翊钧的近三十年不上朝,都让明朝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明代的书籍更是卷帙浩繁,而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在学界颇有威望。去年大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更是带火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黄仁宇先生把英文原版取名为《无关紧要的1587年》,并在序言中写到: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而平平淡淡的1587年,却是明朝动摇了最后根基的一年。
在作者看来,1587年发生的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实际上恰为明朝灭亡的重点。于是他以万历十五年为横截面,选取了代表着不同领域的六个人物,以此来揭开明朝灭亡的原因。这六个人分别是万历皇帝、两任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和思想家李贽。这六个人分别代表了最高统治者、最高文官、高级将领、道德家、思想家,从这些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到万历一朝的方方面面。
万历皇帝9岁登基,在此后的十年里,他在张居正的安排下学习经史,依靠张居正的决策来治理国家。这时的明朝社会发展井然有序,欣欣向荣。1582年,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才发现曾经自己那么尊敬的老师和大臣表里不一。
清算张居正的运动结束后,万历皇帝终于独揽大权,他决定励精图治,却发现自己处处被文官集团限制,根本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万历皇帝和文官大臣们僵持了数十年,到最后也只能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之后他彻底消极,不理政事长达20年。
在《人民的名义》里,高小凤这曾这样评论:“我就觉得明朝的皇帝太难当了,那大臣就好当了,书记您不觉得,有明一代的臣子都很强势吗?那皇帝也不弱,照样跟那大臣们斗,那么多年不上朝了。”
很多人都认为万历皇帝昏庸至极,可在黄仁宇先生看来,身为天子的万历,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明代文官集团势力极为庞大,以致于到最后出现了势单力薄的皇帝与庞大的文官集团相互对立的场景。在任何一个历史朝代,都没有出现过皇帝被大臣掣肘到如此地步。明神宗只能永远被各种道德规范约束,而他只能妥协,他只能做活着的祖宗。
张居正志在改革明朝的政治和财政。万历皇帝登基时尚且年幼,所以他有足够的权利以及施展的空间。他在当首辅的十年里,大权专断,雷厉风行。然而在他猝然而逝后,却遭到了猛烈的弹劾。最终他被抄了家,剥夺了称号,张家的人除官的除官,流放的流放。张居正用十年改革,换来了万历四十年的安稳。他生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得这样一个惨烈的下场。
鉴于张居正的失败,继任的首辅申时行温驯谦和,他选择去调和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所以在各种纠纷面前,他都用尽力量调和,但最后却因调和不了立太子这件事的矛盾,被迫辞官回家。总体看来,张居正的强迫命令固然失败,申时行的调和折衷也没有成功。
海瑞是有名的模范官员。他为官清廉,正直无私,严格按照法律的最高标准来执行公务。他是世人眼中的大英雄,但是在海瑞从政的二十多年里,他经常被弹劾,仕途坎坷。
戚继光是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黄仁宇却说他是孤独的将领。明朝重文轻武,武官受制于文官,即使是一位卓越的高级将领,也没有统筹全局的权力。他们只能按当地知府知县的指挥上战场杀敌。所以天才将领戚继光也无法施展他的才能。英雄末路,晚年凄凉。
李贽则是一个矛盾的思想家。他崇尚心学,追求自由,但是却一直承受着来自社会和亲族的约束,最后选择剃发为僧。出家后,他开始著书,无拘束地来往,但是却被参奏说惑众。他的著作被焚毁,他被关入狱,最后用剃刀自刎而死。
张居正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李贽则在哲学上找不到出路。在这样一个处处以道德规范为先的社会里,不论是戚继光在军事上的创新还是海瑞的一贯清正廉直,都无法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就像作者在书本的最后写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面镜子不仅折射出了万历一朝,同时折射出了整个明朝的发展。明代中后期可以被看作是东西命运“大分流”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中国技术经济一路领先,而在此之后西方经济科技突飞猛进后来居上。
这仿佛是一个失败的总记录,但记录失败,是为了探索失败的原因所在。作者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用道德代替了法律,用礼仪代替了技术,它的弊端,我们从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所以道德不是解决问题的先头兵,而应该充当社会的最后防线。当技术,比如行政手段、法律能够解决时,我们不要动用道德。我们需时刻切记,法律诚可贵,道德价更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