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方法论工具癖生活家
有了收集箱系统之后,下一步行动该做什么

有了收集箱系统之后,下一步行动该做什么

作者: 霍霍小哥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22:37 被阅读640次

大家都习惯了“收集——归类——行动”的方式,比如收拾屋子的时候,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一起,然后按照场所来进行归类,哪些是放进厨房、哪些是放进卧室、哪些是放进客厅,待归类完毕后再进行后续的工作。

按照上一篇的思路(别再忙碌了,开始打造专属自己的收集箱系统),大家的收集箱肯定是满满当当的,记录了各式各样的事情,接下来需要对收集箱的信息进行一个归类,确定下一步行动。

收拾屋子时的归类是给每件东西找个合适的地方,而对收集箱的事情进行归类主要是明确每件事情的性质,到底要不要做,什么时候该怎么做,也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

一、收集箱事情归类原则

对收集箱的事情进行归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从清单最上面的地方开始梳理。我们应该让我们收集箱系统里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拥有一个同样的优先级,不管是工作的还是生活的,不管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我们需要从最上面的一项项开始来梳理。

2、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是因为大脑都是单线程工作的,这个原则已经老生常谈,不管是在收集事情时还是归类事情时都是通用的,脑袋里都只能装一件事情;

3、归类一件事情时需要一次到位。既然是对事情进行归类,就不要让这个事情再回到收集箱中。但这里的一次到位并不是把事情处理完,而是把事情明确好它对应的归类。

二、事情的归类及对应的下一步行动

我们收集事情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行动力,所以对于收集的事情,可以根据是否可以行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行动的事情,一类是不可以行动的事情。

不可以行动的事情,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用之事:不切实际或不可能的事情,晚上想陪苍井空睡觉,对于这类事情,其实应该在进入收集箱的时候就应该拒绝,断舍入口。学习过断舍离的话,就应该在入口层面减少这种事情。如果你让他进入收集箱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到现实,把这个事情直接叉掉;

2、将来之事:需要等时机成熟或条件具备才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有1000万后我去环球旅行,比如有空的话我去打羽毛球。这类事情在归类的时候可以归为将来之事,这类事情你如果觉得是你一直想做的事情,你可以加入梦想清单,然后朝着这个梦想努力,但在当下是无法直接行动。

3、知晓之事:只需要知晓而不需要处理的事情,最常见的就是电子邮箱中的那些抄送邮件。之前提前电子邮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收集箱信息来源,在整理邮件的时候,你会发现,对于抄送你的邮件,只需要知晓然后就可以进行快速归档,无需进行任何处理。

当你了解了不能行动的事情之后,是不是从心里上觉得压力少了很多。

接下来介绍可以行动的事情又分为几类:

1、周期性事情

我习惯将可以行动的事情按照是否具有周期性特点进行区分,在接触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是否有周期性特点,如果有的话,就纳入周期清单

比如还还信用卡、缴水电煤账单、列待办事项都具有周期性质,就会加入到周期清单,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提醒时间。像信用卡还款,就加入到月度清单,然后设定在信用卡到期日之前的两三天进行提醒还款,每个月一次;像水电煤账单,加入到周清单,因为这类账单的周期对我不是特别明显,我只需要每周末处理一次就可以,这样处理之后就可以解放大脑很多的容量。

2、一次性事情

1)2分钟完成的事情。看这件事情能不能快速的解决,如果这件事是在两分钟或3分钟之内能够立即去做的。对于这类事情,在出现的时候,如果不能特别影响到你当下的事情,你就应该及时处理,没必要进入收集箱,如果对当下有影响的话,就把他记下来,但进行归类的时候,需要对这类事情立即去做

2)特定时间完成的时间。看是不是指定的时间完成的事情,比如周六去参加改变自己的线下活动,这件事情当下还不能做,但是可以把它写进你的日历清单,同时设定一个提醒的时间。跟将来之事不同的是,指定时间完成的事情都有明确的时间,等到了时间就需要去执行。在职场中,特别是各种会议,需要把他们都纳入日历清单,这样既能提醒自己,又不能冲突安排别的事情。

3)可分配的事情。看是否可以分配给别人。这类事情,我的处理习惯一般是先思考要分配给谁,希望他们完成的时间。比如A事情分配给小A,B事情分配给小B,C事情还是分配给小A,按照人物归整后在统一时间分配给他们,然后根据分配情况以及预期完成时间,设定一个日历提醒自己在固定的时间根据他们的完成情况。

4、行动/任务/项目:

这个才是需要花费精力完成的事情。对于这类事情,最关键的步骤是要把事情变成具体可执行的行动,就是要确定这类事情的“下一步行动”,如果不知道“下一步行动”是什么,那“下一步行动”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或者“请教别人来确定下一步行动”。对一个事情无从下手的话,要么对任务/项目进行分解,然后确定下一步行动,或者去请教别人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按照惯例,这里我们下次继续展开)。


三、总结

我们通过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工具将所有的事情统一到收集箱之后,我们需要对收集箱的事情进行分类,因为每类事情的处理方式都不尽相同。

在进行分类时,我们要顺着收集箱的顺序对所有的事情进行一次性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分类确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我们将事情定位是无法行动的事情,那就直接划掉无需处理,其实这也是一种处理方式;如果是需要处理的事情,视是否有周期特点来进行区分,有周期特点的可形成固定清单定期处理,无周期特点的可按照类型不同各个击破。

如果你喜欢的话,麻烦点个赞留个评论,谢谢!

相关文章

  • 有了收集箱系统之后,下一步行动该做什么

    大家都习惯了“收集——归类——行动”的方式,比如收拾屋子的时候,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一起,然后按照场所来进行...

  • 时间管理100讲之第50讲清空收件箱

    想法 ————————行动 反思三问: 要不要做? 要的结果是什么? 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收集 到系统,杂事 排...

  • GTD实践:任务分类让收集箱不再杂乱

    你好呀,我是陶不言~ 今天继续分享我的GTD实践。 当我们把任务添加到收集箱以后,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呢? 清空收集...

  • 🐸。50/100反思3问

    连接想法与行动的三个问句? 清空大脑(收集杂事)--下一步行动(排程三问)--分类(日程+情境清单) 收件箱(随时...

  • GTD架构

    □收集箱” 内容清零|标明来源|主题收集 □下一步行动清单 阅读好的方法,2分钟完成不了,想要找时间尝试一下 □等...

  • 50/100(反思)用反思三问清空爆满的收件箱

    体检之后,记录下来。不引发我们的关注。每一件都转化成下一步行动! 清空收件箱: 变成下一步行动: 我+动词+关键人...

  • 时间管理三堂课

    把收件箱清空的方法: 要不要做?我们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把收件箱的杂事转变成行动,日历或清单。

  • 纠结中的抉择

    忽然发现,北漂的我心还在漂着,到了北京之后反而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 【读书清单】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六)

    1.理清概念 杂事,是指我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但还没理清下一步行动的事。 收集,将杂事加工成下一步行动放在目前头脑...

  • 刘娜儿|导图卡片2⃣️20:阅读知识库(20200626)

    【知识描述】 如何进行筛选收集: 1、 收集学习成果、行动经验、生活 2、 通过收集箱、微信内容、网页插件收集。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了收集箱系统之后,下一步行动该做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a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