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原序(文皇后自序)
【原文】:
吾幼承父母之教,诵《诗》、《书》之典,职谨女事。蒙先人积善余庆,夙被妃庭之选,事我孝慈髙皇后,朝夕侍朝。髙皇后教诸子妇礼法惟谨,吾恭奉仪范,曰聆教言,祗敬佩服,不敢有违。肃事今皇上三十余年,一遵先志,以行政教。
【今译】:
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诲,诵读《诗经》、《尚书》一类的典籍,小心谨慎地做女人该做的事。
承蒙先祖积善余庆,我很小就被选入后宫,侍奉孝慈高皇后(即大脚马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早晚侍朝。
高皇后教育儿子和媳妇,在礼法上十分严谨,我恭敬地把高皇后的仪容举止奉为典范,每天聆听她的教诲,对她非常恭敬和佩服,不敢有所违背。
我恭敬地奉侍当今皇上三十余年,一心一意遵循先人的教导,协助皇上推行政事与教育。
【原文】:
吾思备位中宫,愧徳弗似,歉于率下,无以佐皇上内治之美,以忝髙皇后之训。常观史传,求古贤妇贞女,虽称徳性之懿,亦未有不由于教而成者。然古者教必有方,男子八岁而入小学,女子十年而聴姆教。小学之书无传,晦庵朱子爰编缉成书,为小学之教者始有所入。独女教未有全书,世惟取范晔《后汉书》曹大家《女戒》为训,恒病其略。有所谓《女宪》、《女则》,皆徒有其名耳。近世始有女教之书盛行,大要撮《曲礼》、《内则》之言与《周南》、《召南》诗之小序及传记而为之者。仰惟我髙皇后教训之言,卓越徃昔,足以埀法万世,吾耳熟而心藏之,乃于永乐二年冬,用述髙皇后之教,以广之为《内训》二十篇,以教宫壸。
【今译】:
我想到自己徒然占据皇后之位,惭愧自己的德行不配位,不能很好地为下属做出表率,没有辅佐皇上治理好内宫的美德,有愧于高皇后的训诲。
我曾经阅读史传,寻求古代的贤妇贞女,她们虽然都有值得称颂的美好德行,然而没有不是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古时的教育,必定有好的方法。男子八岁进入小学,女子十岁开始聆听女师的教诲。
古时小学的教本没有留传下来,晦庵朱熹于是把他读过的有关小学教育的内容编辑成书,从事小学教育的人这才有了根据。
唯独“女教”没有一个完整的教本,世人往往取范晔《后汉书》所载班昭的《女诫》来教育女子,但常常苦于它太简略。
另外,有所谓的《女宪》、《女则》,都是徒有其名。
近世才有女教之书盛行,但大体上都是撮取《礼记·曲礼》、《礼记·内则》上的话与《诗·周南》、《召南》中诗的小序以及传记编辑成的。
只有我高皇后的教诲与训诫,远远超过之前的这些言论,足以留给万世之人作为法则,我常常听闻并熟记在心。
于是,在永乐二年冬天,述说高皇后的教诲,把它扩充为《内训》二十篇,以此来教育内宫之人。
【原文】:
夫人之所以克圣者,莫严于养其徳性,以修其身,故首之以“徳性”,而次之以“修身”;而修身莫切于谨言行,故次之以“愼言”、“谨行”;推而至于“勤励”、“警戒”,而又次之以“节俭”。人之所以获久长之庆者,莫加于积善;所以无过者,莫加于迁善,又次之以“积善”、“迁善”。之数者,皆身之要,而所以取法者,则必守我髙皇后之教也,故继之以“崇圣训”。逺而取法于古,故次之以“景贤范”。上而至于“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又推而至于“母仪”、“睦亲”、“慈幼”、“逮下”,而终之于“待外戚”。顾以言辞浅陋,不足以发扬深旨,而其条目亦粗备矣。观者于此不必泥于言,而但取于意,其于治内之道,或有禆于万一云。永乐三年正月望日序。
【今译】: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没有比修养德性来修正他的行为更重要的了。
所以,把“德性”放在第一章,其次是“修身”;而修身,没有比谨慎自己的言行更重要的了,所以,次之以“慎言”、“谨行”;
推而至于“勤励”、“警戒”,又次之以“节俭”。
人之所以能获得长久的福庆,没有比平时多积德行善更重要的了;
人之所以能够不犯或少犯过失,没有比向善更重要的了,所以又次之以“积善”、“迁善”。
这几件事,都是修身的关键,然而用来作为法则的,一定要遵守我高皇后的教诲,所以继之以“崇圣训”。
远一点来说,取法于古代,所以次之以“景贤范”。
上而至于“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又推而至于“母仪”、“睦亲”、“慈幼”、“逮下”,而终之于“待外戚”。
言辞浅陋,不足以发扬高皇后教诲的深意。
内训
(明)仁孝文皇后徐氏撰
徳性章第一
【原文】:
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女子之徳性也。孝敬仁明,慈和柔顺,徳性备矣。夫徳性原于所禀而化成于习,匪由外至,实本于身。【贞静者,正固而不妄动也。幽闲者,幽深闲雅之谓。端庄者,齐肃正直之谓。诚一者,眞实无妄之谓。善事父母为孝,主一无适为敬。仁者,心之徳,爱之理。明谓聪明。慈者无不爱,和者无所乖。柔顺者,坤之徳也。言是数者,女子之徳性也。必全是数者,而后徳性备。夫徳性者,天之所命而成于所禀,无有不善,而气习变化,始有善恶之异。然非由外烁我者也,实本于吾之身而已。】
【今译】:
贞洁文静,幽深娴雅,端正庄重,诚实守一,这些都是女子应有的德性。
孝顺恭敬,仁爱明达,慈悲和蔼,温柔和顺,做到了这些,女子的德性也就齐备了。
德性源自于人的禀性,并由习惯养成,它不是从外面来的,而是来自于人本身。
贞静,守正抱一而不轻易乱动的意思。
幽闲,幽深娴雅的意思。
端庄,整齐严肃正直的意思。
诚一,真实无妄的意思。
能够侍奉好父母,叫做孝,
思想专一无杂念,叫做敬。
仁,是人心本具的品德,宽容博爱的天理。
明,是聪明、明达的意思。
仁慈,就没有一样不爱,
和顺,就不会乖离。
柔顺,是女子应有的如大地般的品德。
以上这些,都是女子应有的德性。一定要具备上述的几个方面,然后女子的德性才能完备。
德性,是上天赋予的,但形成于个人的禀性,本来没有不善,但受到习气、习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这才有了善恶的不同。它不是从外面来的,实际上是由我自身决定的。
【原文】:
古之贞女,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徳,故能配君子以成其教。【言古之贞女理其性情,治其心术,崇其道徳,以成教于内也。】是故仁以居之,义以行之,智以烛之,信以守之,礼以体之。匪礼勿履,匪义勿由。动必由道,言必由信。匪言而言,则厉阶成焉;匪礼而动,则邪僻形焉。阈以限言,玉以节动,礼以制心,道以制欲,养其徳性。所以饬身,可不愼与!【此理性情、治心术、崇道徳之事也。烛,照也。体,以身体之也。履,践也。勿者,禁止之辞。道则日用事物当行之理。厉,祸。阶,梯也。阈,门限也。言居仁由义,智以照私,言不失实,身体乎礼。以全五常之徳。非礼勿践,非义勿由,举动必循乎道,发言必本于信。非礼之言而言之,则祸乱之阶梯成焉;非礼之事而践之,则已之邪僻见焉。古者言不逾阈,是阈以限言也;行则鸣佩玉,是玉以节动也。礼以裁其心,道以胜其欲。如此,则可以养其徳性,以修饬其身,不可不谨,以致丁宁告戒之意。】
【今译】:
古时有节操的妇女,能够涵养性情,修养思想,崇尚道德,所以能够与君子相匹配,成全自己的教养,使家庭和乐。
所以,应该保持仁爱,按照道义来行事【道:自然规律,万事万物遵循的原则】,用智慧观察事物,诚实守信,行为举止合乎礼节【做到了这些,五常之德就齐备了】。
不合礼法与道义的事,不去做。
行为举止必须符合道义,说话必须守信用。
说了不该说的话,灾祸就形成了;
做了不合乎礼法的事,邪恶就形成了。
祸从口出,所以要用尺度来限制言语;r /> 佩戴玉器,动作稍大玉就会响,所以用佩玉来限制行动;
用礼法限制思想,不让邪思邪念形成;
用道义限制欲望,将崇高的道义凌驾于个人的私欲之上。
这样,就可以培养她的德性了。
所以,修身正己,能不谨慎吗?!
【原文】:
无损于性者,乃可以养徳;无累于徳者,乃可以成性。积过由小,害徳为大。故大厦倾颓,基址弗固也;己身不饬,徳性有亏也。【七情之过,皆足以损性。惟存于中者,澹然而无所汨,则其徳日新矣。一事之微,皆可以累徳,惟在于己者至公而无私,则其性浑然矣。夫人之积过虽甚小,而其害徳则甚大。犹大厦倾危,其基址有不坚固,身不修饬,其徳性有所亏损。】美璞无瑕,可为至宝;贞女纯徳,可配京室。检身制度,足为母仪。勤俭不妒,足法闺阃。【璞,音朴。瑕,音遐。璞,未琢之玉也。瑕,玼也。配,匹也。京室,京师之室,《诗》所谓“京室之妇”是也。言美玉无有瑕玼,则可以为至宝;贞女秉纯粹之徳,则可以为京室之匹;能以法度检束其身,则可以表仪于下;能勤俭而不妒忌,则可以示法于中。】
【今译】:
不损害性情,就可以养德;
不损害德,就可以养成好性情。
人的过错,由小事积累而成,但对德性的伤害却很大。所以,大厦倒塌,因为地基不稳固;自身不修饰,因为德性有所亏缺。
【在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感情上有了过失,都足以损害性情。只有保持中庸的态度,保持恬淡不受外物干扰,德性才会一天天进步。一件很小的事都可以损伤德行,只有自己的心保持大公无私,性情才能够完美无缺。】
没有瑕疵的天然美玉,可以成为最珍贵的宝物;
有纯粹德性的贞女,可以匹配王室。
能以法度检束自身,足以成为天下妇人的典范;
能勤俭持家,不嫉妒别人,足以成为女人的楷模。
【原文】:
若夫骄盈嫉忌,肆意适情,以病其德性,斯亦无所取矣。古语云:“处身造宅,黼身建徳。”《诗》云:“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嘏音假。骄,矜。盈,满。害贤曰嫉,憎恶曰忌。四者,女之丑徳。而又加之以恣肆其心意,便适于情欲,是则所以害其徳性也,何足取哉!古语,先民之言也。黼,绣斧于裳也。建,立也。黼身建徳,犹杨雄所谓“斧藻其徳”也。《诗》,《大雅·卷阿》之篇。弥,终也。性,犹命也。嘏,福也。引《诗》以言有是徳性,则可以常享福禄也。】
【今译】:
至于骄傲自满、嫉贤忌能、恣肆放纵、为所欲为,来损害自己的德性,也是不可取的。
古语说:“要使身体有地方居住,就要造房子,要使自己尊贵、受人尊敬,就要树立德性。”
也正如《诗》中所说:“一个人要是有德性,就可以一生享受福禄。”
骄:骄傲。盈:自满。嫉:损害贤良。忌:憎恶不好的人或事。这四点,是女人的丑德。加上任性妄为、放纵情欲,所以会损害德性,这些都不可取啊!
修身章第二
【原文】:
或曰:“太任目不视恶色,耳不聴淫声,口不出傲言。若是者,修身之道乎?”曰:“然。古之道也。”夫目视恶色则中眩焉,耳聴淫声则内禠焉,口出傲言则骄心侈焉,是皆身之害也。眩音县。禠音池。侈音耻。或人问文王母太任之事,为修身之道,故然其言也。盖非特太任也,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邉,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聴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淫声,非礼之声。傲言,非礼之言。眩者,目无常主也。禠,夺也。侈,泰也。夫淫声恶色,皆足以惑人,有触于外,必动其中,故必以是为戒。夫言者,心之发也。矜慢在心,故其发于言也。傲言之傲,则其骄心侈泰可知。身之不修,此为害矣。跸音必。
【今译】:
有人问:“太任(周文王的母亲)眼睛不看邪恶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合礼仪的声音,嘴巴不说狂傲的言语。像这样,就是修身的途径吗?”
答曰:“是的。这是自古就有的方法。”
眼睛看了邪恶的事物,内心就惑乱了;耳朵听了不符合礼仪的声音,内心就无主了;嘴巴说狂傲的言语,内心就会骄纵放肆。这些都是不利于修身的。
不只是太任,古代的女子怀孕时不斜卧,不斜坐,不歪斜着站立,不吃有邪恶气味的食物,不吃切的不正的菜,不坐摆的不正的席子,眼睛不看邪恶的事物,耳朵不听不合礼仪的声音,晚上听乐师诵诗、谈论正事。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容貌端正,才学过人。
淫荡的不合礼法的声音及邪恶的事物,都足以迷惑人,人接触到不好的外物,必定引起内心的变化,所以一定要以此为戒。
言语是一个人内心的抒发,心中怀有傲慢,就通过言语表达出来了。一个人说出狂傲的言语,他内心的骄纵放肆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都会对修身产生不好的影响。
【原文】:
故妇人居必以正,所以防慝也;行必无陂,所以成徳也。【慝音忒。陂音秘。慝:秽也,邪也,隠恶也。陂:倾也。此承上文而言妇人所居必以正,所以防御邪慝;行无倾邪,所以成其徳行者也。】是故五彩盛服,不足以为身华;贞顺率道,乃可以进妇徳。不修其身,以爽厥徳,斯为邪矣。谚有之曰:“治秽养苖,无使莠骄;刬荆剪棘,无使涂塞。”是以修身所以成其徳者也。【莠,音酉。刬,音铲。华,光华也。率,循也。爽,差也。谚,俗语也。秽,芜也,一曰田中杂草也,一曰污也。莠,害苖草也。骄,盛貌。刬,削也。棘,木丛生多刺。涂,路也。以五彩绘绣而为衣服,非不盛也,以人视之,则可以为光华,此特饰其外者耳。必也秉贞顺之操,以循乎道,然后可以进妇徳,妇徳进而后可以光华于身,则修身之效着矣。夫惟饰其外而于其内者有所差爽,则不得其正矣。故引谚语以明之,以言乎必在于修身,乃可以成其徳也。】
【今译】:
所以,女人一定要遵循正道,才可以防止污秽与邪恶;行为举止一定要遵循礼义,才可以养成德性。五彩华服,不足以为其身心增添光彩;秉贞顺之操,循礼义之道,才可以增进妇德。不修养身心,而使德行有所差失,这就是邪恶了。
有句谚语说:“清除污秽,培养禾苗,不要使杂草滋长;铲除荆棘,不要使路途堵塞。”
所以,修身是养成德性的途径。
【漂亮的衣服很好看,但只能修饰自己的外表。一定要秉持贞洁和顺的操守,符合于道,才可以增进妇德,妇德增进了才能给自身增添荣耀,这样修身的效果就显著了。只知道修饰外表,而不知道修饰内心,就不得其正了。】
【原文】:
夫身不修,则徳不立,徳不立而能成化于家者盖寡焉,而况于天下乎?【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不修则己之徳有所不立。不能成教化于一家,而况助君子以行教化于天下乎?言必不能也。】是故妇人者,从人者也。夫妇之道,刚柔之义也。昔者明王之所以谨婚姻之始者,重似续之道也。家之隆替,国之废兴,于斯系焉。于乎闺门之内,修身之教,其勖愼之哉!【替音涕。勖音旭。似,嗣也。续,相连也。隆,丰大也。替,灭也。勖,勉也。妇有三从之道: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故曰妇人,从人者也。刚柔者,阴阳之义也。天地合而后万物兴,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故曰“刚柔之义也”。夫昏礼,万世之始,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关于家国者匪轻,故君子重之。然则处于闺门之内者,其可不加勉于修身之教哉!】
【今译】:
不修身,就不能立德;德不立而能感化一家人、使家庭和乐的很少,何况是教化天下呢?
天下的根本在国家,国家的根本在家庭,家庭的根本在自身,不修身,自己的德性就立不起来。这样连一个家庭都教化不了,更何况是帮助君王教化天下呢?这是说一定不可能。
妇人是应当顺从男人的。夫妻之道,就是刚柔合一的道。古代英明的君王之所以对婚姻很谨慎,是重视继承、延续之道的缘故。家庭的兴隆衰灭,国家的没落兴盛,都取决于夫妇之道。对闺门内女子修身的教育,一定要努力谨慎啊!
妇人应当遵循“三从”的道义:在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所以说,妇人是应当顺从男人的。
刚柔,是阴阳合一的道义。天地会合而后万物兴起,阴阳和合而后雨露普降,夫妇和顺而后家道兴盛。
婚姻的礼法,是万世得以延续的初始,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对于家庭、国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君子都重视它。
愼言章第三
【原文】:
妇教有四,言居其一。心应万事,匪言曷宣?言而中节,可以免悔。发不当理,祸必随之。谚曰:“誾誾謇謇,匪石可转;訿訿譞譞,烈火燎原。”又曰:“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甚矣!言之不可不愼也。【中,去声。当,去声。誾,音银。謇,肩上声。訿,音紫。譞,音暄。燎,音料。四教者,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徳、妇言、妇容、妇功也。曷,何。宣,通。悔,恨也。誾誾,和悦而诤也。謇謇,直言貌。訿訿,谤毁也。譞譞,多言也。烈火,猛也。燎,放火也。髙平曰原。扃,关也。恒,常也。注,灌也。据,依也。此甚戒妇言之不可不谨也。先,去声。】
【今译】:
妇女的教育有四种,“妇言”是其中之一。
人的内心对万事万物做出反应,没有言语如何表达呢?说出的话符合礼节,可以避免悔恨;说出的话不符合情理,灾祸一定随之而来。
谚语有云:“温和真诚的诤言,不会像石头那样轻易被转动;造谣诽谤的话语,会像烈火燎原一样迅速传播。”
又说:“不轻易多言的人,说出的话恒常不变;多话的人,说出的话往往没有依据。”
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啊!
【四教,是说古时女子出嫁前三个月,教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原文】:
况妇人徳性幽闲,言非所尚,多言多失,不如寡言。故《书》斥牝鸡之晨,《诗》有厉阶之刺,《礼》严出梱之戒。善于自持者,必于此而加愼焉,庶乎其可也。【斥,音尺。牝,贫上声。刺,音次。梱,坤上声。寡,少。斥,指斥也。牝,母。梱,门限也。庶,近也。言妇人不尚多言,多言则必致多失,不如言之少也。《书·牧誓》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诗·瞻卬》篇曰:“妇有长舌,维厉之阶。”《礼记·曲礼》曰:“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是皆多言之戒也。妇人善持其身者,苟能视此以为警焉,则庶几可以无多言之失也。卭,音仰。】
【今译】:
况且妇人的德性应该幽深娴雅,本来就不应该多言,话说多了过失就多,不如少说话。
所以《尚书·牧誓》说:“女人执掌分外之事,这个家就要没落了。”
《诗经·瞻卬》说:“妇人多言,是导致灾祸的源泉。”
《礼记·曲礼》说:“外面的话不进入内室,妇人的话不越出门槛。”
善于把持自身的人,一定要对此更加谨慎,这样就不会有多言之失了。
【原文】:
然则愼之有道乎?曰:有,学南宫绦可也。【绦,音叨。南宫绦,孔子弟子南容也,居南宫,又名适,字子容。《大雅·抑》之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盖深能谨于言也。此承上文言“愼言有道乎”,故曰:“有。当学南容之谨言可也。”】夫缄口内修,重诺无尤,宁其心,定其志,和其气,守之以仁厚,持之以庄敬,质之以信义,一语一黙,从容中道,以合乎坤静之体,则谗慝不作,家道雍穆矣。【缄,音监。诺,囊入声。谗,音巉。缄,封。诺,应。尤,过也。宁,安也。谗,譛也。言缄口以修其徳于内,虽一诺不敢以轻,则可以无过。夫心宁则言不躁,志定则言不剽,气和则言不暴,仁厚则言温纯,庄敬则言恪重,信义则言惇实。一语黙之间,从容不迫,脗合乎坤静之体,则谗邪之言无自而兴,则家道极其和矣。剽,飘去声。脗,文上声。】
【今译】:
那么,要做到言语谨慎,有什么方法可循吗?
答:有,学习南宫绦就可以了。
南宫绦,孔子的弟子南容,居住在南宫,又名适,字子容。《诗·大雅·抑》说:“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去,不好的言语却收不回来,可不乱说。”南容每天多次重复这句话,所以能够对于言语非常谨慎。
闭嘴少说话,注重内心的修养,谨守诺言,没有过失,宁静内心,坚定志向,平和心气,恪守仁爱和忠厚,保持端庄和恭敬,信守诚信和道义,无论说话还是静默,都能从容不迫,符合女性文静的本色,那么,谗言邪语就无从兴起,家道也就和睦了。
内心宁静,言语就不急躁;
意志坚定,言语就不轻浮;
心气平和,言语就不暴躁;
仁爱忠厚,言语就温和纯雅;
端庄恭敬,言语就谨慎庄重;
诚实有义,言语就淳厚朴实。
【原文】:
故女不矜色,其行在徳。无盐虽陋,言用于齐而国安。孔子曰:“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徳。”【矜,骄矜也。无盐,齐之丑女,以言讽宣王。宣王用其言,停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辟公门,招直言,延侧陋,立无盐为后,齐国大安。事见《新序》,此所谓女不矜色,而所行惟在于徳也,故引孔子之言以美之,以见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则徒能言者未必有徳也。渐,平声。】
【今译】:
所以,女人不应当矜恃自己的美色,而应该注重培养美好的品德。
“无盐女”虽然容貌丑陋,但她的话却被齐宣王采纳,并使国家安定。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会说好的言语,会说好的言语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
无盐女,齐国的丑女,出言讽刺齐宣王。宣王采用了她的话,停止修筑渐台,撤除女乐,革退谄媚奉承的人,除去华丽的装潢修饰,打开公门,招纳诤言,请来地位微贱的有才之士,立无盐女为王后,齐国大安。这件事见于《新序》。
这就是所谓的女子不自负美色,而只做有德行的事情。所以引用孔子的话来赞美她,以此表明和顺积于心中,美好的德行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那么只会空言的女子,就不一定有好的品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