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把评论我文的简友的文章多少不等地收录了一下,有些简友的文章,我还尽量作了评论。尽管这样做,不一定能提高他们的阅读量,但我觉得跟简友这样互动,就是一个最起码的对人的礼数。
回过头来看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文章《长篇小说|慈悲18》,觉得很有意思。
故事写祖母和白妹在夜间摸黑到白妹舅舅家,谁知却走过了头,后来以白妹认定桃树为标志,找到了舅舅家,好不容易叫醒舅舅开了门,向舅舅打探小寡妇招女婿上门的事情。
作家在这章小说中一开始就是纯粹地描述祖母和白妹乘黑往村庄西边找白妹的舅舅家,期间听到夜深犬吠,还写了白妹不时回头说快到了,快到了,可是一直到村西边也没找到舅舅家。
这样写就为祖母跟白妹的对话作好了铺垫,也为白妹说舅舅家房前有一棵桃树而有了说辞,因为夜黑看不清嘛,白天就能看清桃树,而不致于在亲戚的庄子里走迷失路。
又通过祖母催促白妹再找找和不要再走错了的叮咛,以及就看侄儿来民有没有桃花运的担忧,反映了祖母急人所难和帮人玉成美事的焦灼心情和善良仁慈的品质。而这些都是通过情节展开中人物的对话体现出来的,作家自己并没有直接站出来说。因为这是小说,不是散文。作家这样写,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当好不容易找到舅舅家时,又看到舅舅正在床边净桶上方便,她们只能再等等。可是等了好长时间舅舅还不动,不仅让主人翁焦急,也让我们读者很焦急。
祖母终于等不得,便提出疑问,是不是白妹舅舅睡着了。我们在看的时候,如果跟着作家的感觉走,跟着她的文章走,我们也会有祖母的疑问。
我们能想到的,作家早已想到了,所以祖母问出来后,我们就不由自己地跟着她们去叫醒舅舅。
谁知舅舅人老耳背,他不大听得清,一再问是哪个,好不容易才让他听见了是白妹。这样写不仅激起读者非要把全文看完的欲望,而且纵然是小说,也写得很真实,而没有很概念地简单地说舅舅人老耳背,好不容易才知道是白妹,作家是通过像放映电影那样,先有画面感很强的情节展现,再用人物的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
最后虽然没有写到舅舅帮她们想到说服小寡妇公婆的办法,但舅舅说他听说小寡妇家是要招婿上门的,就为以后的小说设下了悬念,让人要继续看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