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立的前前前后后,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对皇帝帮助很大,他叫赵普,是宋太祖的宰相。可是你知道吗?这位宰相虽然官职很大,可是肚子里的学问却很少。因为赵宰相最初是从一个小官开始做起,他读书读的很少,但是他非常聪明,比别人更懂皇帝的心里在想什么。
因为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皇帝就给国家取个自己认为很好的年号,赵普也很支持。宋太祖用“乾德”这个年号用到第五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有一次皇帝向大臣们显摆这个年号起得好,自己非常满意。赵宰相是一个喜欢拍皇帝马屁的人,随后也开始不停地说这个年号起得好,说要不是宋朝用这年号,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就不会有这样大的成就。宋皇帝听了非常受用,满意的对着赵宰相点头微笑。
这时旁边站着一位有学问的翰林学士,叫做卢多逊地说话了。他平时就看不上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赵宰相,真搞不懂为什么皇帝这么看好他。只是轻轻嘟囔了一句:“好是好,可惜是已经消灭的前蜀国曾经用过的年号!”
这下可炸了马蜂窝了,皇帝马上命人去查,结果正如卢多逊所说的一样。宋皇帝气的直发抖,用手指着赵普一顿臭骂,恨不得撤了他宰相的职务,招手让赵普过来。赵普却偷偷看着皇帝身旁立着的那把柱状长斧子,心里想:这个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很名贵,皇帝随时带着,打起人来一定很疼。
结果是人没有被打,只见皇帝气的用笔墨一顿子在赵普脸上胡画,他顿时成了黑猫脸,也不敢躲闪。旁边的大臣想笑又不敢笑,就在那偷偷捂着嘴笑。皇帝第一边涂一边训斥:作为一朝宰相,叫你不爱读书,叫你不爱看报,让我在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个洋相,真是罪该万死……
从此以后,被吓得发抖的赵普开始发奋读书。他有个木匣子,谁也不许动。每天下班回家,就走进书房里再也不出来。他每天从那大匣子里取出一本书来读,一读就读到深更半夜,可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后来等到这位宰相死了以后,人们打开大匣子,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半本书,这本书早已经被赵普翻看的又旧又破。
原来宋朝皇帝巩固江山,成为当时最大强国的法宝,想不到就是这本破旧的半部《论语》。这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
《论语》这本书是大师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的学生及再传的学生记录整理的,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古时候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书籍,这本书当时还是让儿童学习的读本。
从书里,我们可以学会注意个人修养,关心国家大事,和如何处理好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希望我们小朋友也来读读《论语》这本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