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
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
读者啊,趁生之欢愉,
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
----福尔克.格莱维尔《卡伊利卡》
周末,我用了两个早晨读完了这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 。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看一些讨论生死的文字和书,希望通过阅读,来探究生命的意义,想知道,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人之为人的价值是什么,死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无意间浏览到一个公众号上推荐了这本书,我立即就被这个名字所吸引了,进一步看到推荐的理由,又被书中的主人翁的勇敢所折服了。主人翁也就是本书的作者,一名医生,才三十几岁,正是人生事业、才华的顶峰,却被查出来身患肺癌,而且已经全身扩散了。直面死亡的他,却一直没有忘记探寻生命的意义,没有停止追寻人生的价值,以及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这本书是从一个医生的视角来看待生死,当医生变成病人后,价值观和思想又有了一些的波折和变化。所以看起来和一般的癌症患者最后写的书视角还是很不一样的。
保罗从查出癌症到去世,总共只经历了22个月的时间,这本书是他在生病期间写的。那个时候,虽然病魔缠身,他还坚持做着神经外科的医生,额每天给他的病人开刀治疗,在工作之余还抽时间写作。到了后期,他的癌症扩散的非常迅速,而且一般的药物治疗都没有效,死神没有留给保罗多少时间。可以说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但也可以说,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书,就像保罗的一生。我们身处在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中。而保罗的短暂的大半生都在反复思考,如何度过充满意义的一生,这本书也对这个核心领域进行了探索。
第一部分 当我身强体健时
保罗在书中说:"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深有感触,我经常如饥似渴的学习,根本不是为了要证明或得到什么,就是纯粹的想学习。如果懒散沉沦了一段时间,我就会充满焦虑,这可能也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吧。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鼓吹,需要及其功利的学习和阅读,这样虽然是最高效,但可能失去了很多意义。
保罗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了在医学院实习时,对练习尸体解剖的一些感想,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先是认为练习解剖尸体是对神明的冒犯,时间长了,也就渐渐麻木了。最后,偶尔的反思,这些医学院学生对捐赠尸体的道歉,并非是出于罪恶感,反而是出于没有罪恶感而道歉。医学院的经历,让作者加深了对意义,生命与死亡三者关系的理解,变得更加敏锐。
读完医学院之后,大多数学生都是倾向于选择有利于“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专业,上班时间比较人性化,工资比较高,压力比较小。这世上99%的人选工作都是这样的,理所当然地将生活方式放在第一位,而保罗却接受使命的召唤,选择了神经外科。所有的医生都治病救人,而神经外科医生则在为病人保命与保个性之间备受煎熬,这个科室最为直观地面对意义、个性和死亡。每一次脑科手术,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对自身本质的一次操控,病人和家属面临的不仅仅是生存还是死亡,而是到底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拷问家属和病人的是:你会愿意失去说话能力、或丧失行动能力、或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来交换多几个月或几年的生命吗?这个科室的要求最高,医生要求多面手: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神经内科、放射学。神经外科的一台手术的时间一般非常长,保罗在做住院医生期间,一般是每周工作100多个小时,每天上班十二个小时,还外加4个小时的加班。
保罗说,他选择医疗事业,部分原因是想追寻死神:抓住他,掀开他神秘的斗篷,与他坚定地四目相对。神经外科对于他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大脑与意识的交缠,更在于生与死的纠葛。他想在生与死的空间,能找到一个通道,直达生命的核心,直面生死的抉择与挣扎。保罗认为,人人都有一死,作为一名医生,他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区理解死亡和疾病。如果是一大碗悲剧,最好是一勺一勺慢慢地喂。很少有病人要求一口气吃完,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消化。保罗认为,开诚布公地与别人联接,并不意味着要一下子打开天窗把亮话全说了,而是要注意病人的接受程度,站在他们的立场,尽量引导他们走得远一点。
保罗认为,医生的职责,包括去了解病人的生命因为什么而宝贵,而值得一活,并好好计划,可能的话,要尽可能保留这些东西--如果不行的话,就让病人去得安详体面。保罗在生命的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了他的选择,他临终就是选择了保留了生命最宝贵的东西--作为一个人的清醒意识,以及生命的质量,而不是仅仅为了维持一个生命体征而苟活着。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了去掉笨重的呼吸机,注射吗啡,抱着自己的小卡迪与家人平静安详的共度最后欢乐的时光,走的安详体面勇敢。
第二部分 至死方休
保罗在得知自己患了恶性肿瘤后,也有一段时间迷茫和不安,一方面他必须要面对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另一方面他想努力弄清楚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值得或支撑他活下去。医生和病人双重的身份,让他有种撕裂感。他一遍钻研医学,一边又转向文学作品寻找答案。面对自己的死亡,他在挣扎,是重建旧生活,还是去寻找新生活。庆幸的是,他的肿瘤医生却给了他非常大的鼓励,让他一定不要忘记寻找价值,要找到什么对他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并支持他重回神经外科医生的岗位。保罗说:
“人一旦遭遇顽疾,最需要小心的,是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你努力思考自己到底看重些什么,答案也会接踵而至。”
他的肿瘤医生没有让他恢复原来的个人特性,而是保护了他创造新特性的能力。保罗自己的顿悟是: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与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但是我们现在的医生,能有几个有这样保罗和保罗肿瘤主治医生的品德,如果还有,我们又有多少机率能遇到呢。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是人生意义的基石,那么生儿育女就为这个意义增添了新维度。在生命的最后,保罗选择继续的活着,不是等死。保罗与他妻子决定要一个孩子--卡迪。卡迪是保罗生命最后时光中一抹亮色,给整个家庭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虽然卡迪出生后,保罗仅陪伴了她8个月就去世了。保罗是多么希望能活到孩子可以记事,这样可以给小卡迪一点父亲的记忆,可惜死神是那么的残酷,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每次读到关于他和他女儿的片段,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可能是身为一个母亲,深知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意义是多么的重大,父亲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一想到小卡迪在以后的日子没有父亲的陪伴,我就忍不住心痛。
露西也就是保罗的妻子在产房里的时候,虚弱的保罗躺着露西边上的一个简易的床上,微笑的看着露西,以及露西起伏的孕肚。但心里却想,露西和女儿的生活中,将会有很多缺失。如果他只能陪伴到这个份上,那就尽量陪伴吧。
书的最后,保罗说他想给女儿卡迪传达的信息非常简单: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保罗觉得,在那段难熬的时光中,关于未来的那种巨大的不确定感令他死气沉沉,不管他走到哪里,死亡的阴影都会模糊任何行动的意义。而文学让他重获了新生。一天的早上,他脑海中冒出了一句: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那天早上,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逼迫自己,回归手术室。“因为我必须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活着,直到正真死去的一刻。”
保罗在生命的后期,开始思考宗教的意义。保罗是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长大的。而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极力的建立科学的认知框架,而现在,在生命的终点,又回归到了基督教,认为科学作为形而上的最终裁决标准,还是有很大缺陷的,这样不仅否定了上帝在这个世界的存在,同时也否定了爱、恨与意义。科学无法用来解释人类生命中最为核心的方面:希望、恐惧、爱、恨、美、嫉妒、荣誉、软弱、奋斗、痛苦和美德。基督教的最核心价值是:牺牲、救赎、宽恕。是不是人快到了生命的终点,都会思考宗教的意义,据说爱因斯坦老的时候,也开始转向了宗教。
后记
这本书的后记是保罗的妻子露西写的,她回忆了陪伴保罗的点点滴滴,以及保罗在生命最后的一些情况。保罗的后期治疗没有进展,化疗的反应很剧烈,遇到了急性的呼吸衰竭。最后,保罗选择了有尊严的离去,他要求不采取任何特别激进的手段去阻止他病情恶化,选择了“舒适护理”,不上呼吸机。因为保罗认为即使他撑过这次,而扩散到脑部的脑癌,也会让他的未来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保罗不想丧失活着的意义,不想完全失去自我,变成一个废人。最后他的家人尊重了他的选择。保罗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对露西说:“我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保罗做了决定后,一家人抓紧珍贵的每分每秒,表达了他们的爱和尊重,彼此相互道别。露西以及保罗家人对保罗的爱和支持,也让我非常感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有的家庭里有人长期患病,磨耗到最后只剩憎恶、疲惫和厌烦,完全看不到一点爱的影子。
露西在后记中写到:
就算身体已然垮掉,他还是精力充沛,开朗大方,充满希望,当然不能奢望能病愈,而是希望充实地度过目标明确、意义深远的每一天。
我最想念的那个保罗,竟然不是与我初坠爱河、风度翩翩、身强体健的保罗,而是生命最后一年那个全神贯注、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男人,是那个写下这本书的保罗--身体病弱,但精神不倒。
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保罗的遭遇令人悲伤,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悲剧。
保罗决定正视死亡,不仅体现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光的精神,更说明了他一直以来的为人。保罗的大半生都在对死亡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拷问自己能够坦然诚实地面对死亡。最后,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保罗的勇气实在是让人佩服,保罗的家人对保罗的爱和尊重,也让我们动容。而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被疾病缠身的人敢说,我已经准备好立刻死去了?又有多少家属能尊重病人的意志,让他们带着尊严死去,而不是迫于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选择过渡治疗,只保留了病人的生命体征,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命的意义,浑身插满了管子,一动也不能动,痛苦的活到了最后一刻。经济学人智库针对80个国家和地区的死亡质量做过调查,结果显示:英国排第一;台湾排第6;中国大陆排名第71。(《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英国和台湾之所以排名很高,因为他们在“尊严死”和“安宁疗护”方面做得很好。
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打过一个比方:
“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视骄阳。存在主义的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我们只有了解了死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