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想#
持续了近一个月的一场疫情中,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这几天,在各种各样的讨论声中,有一种标新立异的声音,即所谓社会责任感,吸引了我。

对父母们而言,纯粹谈社会责任感的毕竟是少数。归根结底,大家关心的是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能为他们今后带来的利益----升学。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上边摘录的这段文字来自于一个留学预备群。

看到了吗?关键词是“名校”。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名校录取确实特别看重孩子参加过什么活动,尤其是从事过什么社会活动、参加过什么志愿者活动,即那些只付出不求回报的活动。但是这一点在家长眼里,似乎就变成了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而刻以为之的行为。
无独有偶。昨天看到另一位家长在组织为武汉的医护人员捐赠防护服。从这位家长的描述中得知,从找供货渠道,到和别人拼单凑足采购数量,到对接武汉当地医院,到付定金,再到把货从国外运进国内。这一层层的沟通、联络等工作绝非一句话那般轻描淡写。
本来这是一件特别值得称赞的事,是个特别有善心的举动。可是,话锋一转,这位家长这样写到:

捐赠不光献爱心、时间与精力,献出的也是参与者钱财。这位家长需要筹到足够支付购买防护服的费用,合情合理。
但这事怎么看都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疫情当前,武汉现场的医生们缺少必要的医疗装备。热心人士一旦打通采购运输等渠道,难道不应该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效率募集到足够的款项,然后发货给一线医务人员吗?
可是,这位妈妈却搞起了项目式学习!首先要征集齐88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去募集2000元。至于怎么去募集?孩子不懂、不会没关系,我们手把手教你----甚至包括教你制作筹款海报!
一线的医务人员争分夺秒,拿自己的生命在换别人的生命。我们做不到像这位热心筹款捐赠的家长这样,本觉汗颜。可是,这位家长,你既然做了好事,为何却偏偏半路停下,借着疫情做起了教育?
召集满88个孩子,手把手教每个人如何做公益,如何通过海报做宣传......你不觉得本末倒置了吗?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你的初衷,你到底是心系一线医务工作者,还是为了自家孩子今后申请大学时可以自豪地展示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作所为?
只有一声叹息!
我真希望我是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了。
网友评论